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農地減+大區輪灌 桃代耕業叫苦

今年春雨豐沛,桃園水情大好,正逢一期稻作插秧、灌溉「喝飽飽」,6月可順利抽穗收割。但農友抱怨,實際上桃園農地面積卻大減,農民保守估計航空城計畫880公頃水稻田遭徵收,也無奈政府的輪灌制度對代耕業者不友善,有「耕1年活2年」的打算,更有代耕業者眼見沒田可耕,轉往工廠上班。
桃園今年一期稻插秧面積減數百公頃,主要區域落在航空城都市計畫範圍內,農民感嘆,地主固然可領土地徵收費或選擇領建地,但大片農地遭徵收是不爭事實,加上政府今年繼續實施「大區輪灌」獎勵節水休耕,也讓可耕農地面積不斷縮水。
桃園市地政局辦理航空城土地徵收作業,農牧用地約1萬1000筆,面積近1480公頃,雖未細算水稻田面積,但有農民保守估計6成高達880公頃為農田,有代耕者過去1年代耕面積逾百公頃,隨著航空城區段徵收,代耕面積與年收入大幅驟減。
農民直言,雖然今年不缺水,但是政府的重大建設與農業供水政策,接連衝擊代耕隊生活,今年中壢、過嶺、八德列為停灌區,地主每公頃可領8萬多元的休耕、節水獎勵金,非地主含代耕的實耕者拿不到一毛錢,根本沒有任何保障。
代耕業農民無奈,向農政單位反映多次,但政府怕橫生枝節造成行政作業困擾,休耕補助只給地主,再由地主與代耕者協調,也因此代耕者多處於弱勢局面。
桃園市農業局強調,農委會過去已有召開相關會議,政府仍維持針對地主發給獎勵金作法,地主若和代耕者另訂契約,就看雙方如何協調,政府不會介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