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桃市旗艦遊戲場 部分偏鄉掛蛋

為落實兒童友善城市,市府近年引進兒童表意權概念,讓孩童參與遊戲場設計,迄今設置7處旗艦型遊戲場。對此,議員多表支持,但認為遊戲場增設速度仍須加把勁,部分偏鄉地區掛蛋,且有些遊戲場共融設施太少。市府強調正以「1區1旗艦型遊戲場」為目標推進,遊具強化分齡使用安全。
共融式遊戲場以「共好的社會關係」為理念,營造各年齡層共融互動的遊戲空間。桃園市800處公園,迄今打造56處共融式遊戲場與7處旗艦型遊戲場,包括八德區楓樹腳公園、中壢區光明運動公園、桃園區陽明公園、楊梅區四維兒童公園、平鎮運動公園、龍潭運動公園、大園區華興池公園。
公園遊戲場愈變愈好玩,像桃園區中路風禾公園50公尺滾輪滑梯、大有地區梯田樣貌的公園都成熱門親子景點。市議員陳治文肯定兒童參與遊戲場設計符合需求,但共融式遊戲場在大溪、復興區仍屬少見,希望增設。
議員余信憲則提及桃園雖新增不少特色遊具,但依據法規,許多設施只提供給12歲以上兒童使用,3至5歲的小小孩要不是望梅止渴,不然就是違法使用,市府須特別留意。
市府工務局景觀工程科長陳翠慧說,部分地區就算現在沒有旗艦型遊戲場,也會有共融式遊戲場;市府會在遊具標明年齡限制,並加裝安全帶等防護設施,避免幼童超齡使用發生危險。
另,市府不定期辦兒童參與式工作坊培訓課程,增進遊戲場設計師對兒童遊戲行為的理解,也將過去的討論過程整合成「設計參考指南」提供設計單位、區公所等單位參考,貼近孩子需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