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桃園實施可透視垃圾袋 4月上路

桃園市廚餘全回收新制4月正式上路,違規將開罰,環保局宣布,4月起比照台南等縣市實施可透視垃圾袋政策,先宣導3個月,下半年開罰。消息一出,有民眾抱怨不便,也有人說物價飛漲早囤積好垃圾袋,無法趕在3個月內消化,但也有人認同政策美意。環保局表示,黑色垃圾袋也可裝資源回收物,不致浪費,會持續宣導。
桃園垃圾量因人口成長持續攀升,環保局調查,垃圾中資收物占27%、廚餘則占20%,顯見垃圾分類不夠確實。今年1月起,桃園先試辦廚餘全回收,瓜皮果核、葉菜梗等須當廚餘,和剩菜剩飯一起回收,蚵殼、豬大骨則是一般垃圾,宣導期廚餘回收量提升14%。
環保局宣布,4月起「廚餘全回收」新制強制執行,「可透視垃圾袋」政策則同步試辦,民眾丟垃圾時,垃圾袋材質須讓清潔員可透視內容物,宣導期至6月30日,7月起違者可處1200至6000元罰鍰。
環保局表示,可透視垃圾袋不限顏色和材質,像購買便當、飲料用的透明薄塑膠袋都可當垃圾袋,紅白條紋塑膠袋也可用,麻布袋、米袋和常見的大型黑色塑膠袋等因「看不見內容物」,不可使用。
新制即將上路,不少民眾覺得不方便,有人說,乾脆推付費專用垃圾袋好了。議員舒翠玲也接到民眾反映,因黑色垃圾袋庫存多,難短時間難消化,議員蔡永芳、朱珍瑤認同政策美意,但希望市府加強宣導,避免民眾和清潔隊員因資訊落差衍生衝突。
市府環保局指出,台南、宜蘭、花蓮等縣市都陸續推行可透視垃圾袋政策,從源頭垃圾減量,也避免垃圾包夾雜瓦斯罐等危險物品,使用透明塑膠袋裝垃圾,清潔隊員能及時發現。
環保局長呂理德說,只有丟垃圾時須使用可透視垃圾袋,丟資源回收物、廚餘及大型家具等仍可使用黑色、深色或不透光垃圾袋,只要鬆開袋口,方便清潔隊員檢查即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