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藍布條繫滿山路 樟之細路識別布條撞色烏克蘭國旗

鳴鳳古道早年曾是苗栗縣東西往來的必經要道及「樟之細路」,客委會等單位推廣客庄古道步行,今天在植樹節前夕特別安排客家妹陳明珠帶大家走讀鳴鳳古道,出發的新鳳吊橋上繫滿了「樟之細路」的黃、藍色識別布條,這些3年前就已設計的布條,恰巧與烏克蘭國旗「撞色」而受關注,也為今天活動增添祈求和平的氛圍。
客委會指出,「樟之細路」在2018年被正式命名,主要沿著以客家聚落為主的台三線,縱向串聯舊有的古道、農路、郊山步道而成。
鳴鳳古道從頭屋雲洞宮到獅潭義民廟,全長約3公里,古道早年是農產、日用品交易運輸的要道,沿途林相保存良好,有完整石階步道,曾獲選台灣10大古道,從頭屋往獅潭多是下坡,對親子健行來說算輕鬆,到了獅潭可品嘗仙草等特產,鳴鳳古道附近還有楔隘古道等山徑串聯的古道網絡,沿線充滿人文特色,包括馬偕醫師等名人都曾穿越此山徑。
客委會、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千里步道協會及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推廣「樟之細路」,今天邀眾人從獅潭鄉走訪 鳴鳳古道,起點處的新鳳橋旁最近剛植入一株樟樹幼苗,是從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台北住家陽台移植來的「鳥來樹」。
陳邦畛說,有鳥兒銜了種子飛到他家陽台,有一天他發現在盆裡發芽了,好奇之餘持續澆水,等長大才知是樟樹,他特別把這棵樟樹苗從淡水河畔的民宅帶回到它應生長的地方,也希望國人能到台三線走訪客家先民開拓的古道,體驗純淨的自然環境。
樟之細路的古道最近繫滿藍、黃2色的登山識別布條,引發外界注意,以為與俄烏戰事相關。陳邦畛說,3年前客委會製作布條,希望指引到樟之細路的登山民眾,有顯眼布條帶領平安上下山,沒想到3年後巧合地與烏克蘭國旗撞色而受關注,他表示「兩者顏色一模一樣,其實用意也一樣,希望祈求平安、和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