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完工發展養殖 漁民不看好

中油三接工程預計2025年完工啟用,將產生大量冷排 水,桃園市府多次宣傳,未來將借鏡高雄永安,在沿海推動低溫養殖、遊憩和冷鏈等產業,不過漁會和多數漁民認為恐需更審慎評估,畢竟桃園發展沿海養殖業的條件不如高雄,成功條件未必能直接複製。
桃園市長鄭文燦去年12月談海岸治理成果時,表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已完成3分之1,2座天然氣儲槽設置進度約70%,希望未來三接發揮好的外溢效果,發展出低溫養殖、冷鏈物流,形成液化天然氣LNG產業鏈,發展海洋科技產業,讓環境資產產生正面效益。
不過,多名市議員在公投宣講時都質疑,市府為美化三接對地方發展有貢獻,「刻意把餅畫很大」,實際上高雄永安漁港周邊雖然有引用天然氣接收站低溫水源的成功案例,但兩地環境、水文差很多,市府恐過度樂觀,應先做好基本功課再來談。
由於珍愛藻礁公投沒過關,中油在觀音區海岸的三接工程繼續進行,地方也開始討論相關產業未來前景,但最近包括桃園、中壢兩大漁會多名幹部和許多漁民都認為,桃園沿海入秋後東北季風強,不利發展養殖業,不像高雄永安有氣候之便,能建立500公頃的規模。
桃園現有養殖業主要集中在新屋區永興里,以養殖烏魚、白蝦為主,面積不超過20公頃,漁民也認為,不易擴大的另一原因是桃園海岸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大,即使處理後再排放,水質仍比不上南部的養殖場,養殖業需乾淨水源才能擴充,目前恐不敷成本。
環保局指出,以往電廠在製程過程排出的溫排水與液化天然氣產生冷排水,都視為廢水排放很可惜,漁業署等單位在高雄永安沿海回收電廠燃料製程和發電過程產生的冷、溫排水,提供養殖高價魚種等產業使用,成效良好,冷、溫排水也可在寒流或酷暑時發揮調節水溫功能。
環保局說,海洋大學冉繁華教授過去受訪時認為,大潭電廠也可以複製高雄永安養殖方式,發展綠能產業,提升競爭力;這些構想由海管處提出,經費還沒編列,等三接啟用,會有更詳細規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