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共築社區友愛之網 身障者自立生活不受歧視

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9日在新竹縣政府舉辦「從機構到社區-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融合機構於社區的故事」論文分享會,期許藉由分享會讓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生活在社區,有更多的了解及認同,並民眾一起為身心障礙者權益發聲,在社區共築友愛之網,讓身障者不受歧視,並享有同等權利及自由。
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指出,身心障礙者常常被告知「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但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如同每個人一樣,該由自己決定,意謂著自己能選擇住在哪裡、與誰一起住,喜歡社區、喜歡工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基金會表示,由於現行身障就業服務的支持多屬短期性,常因接受就業服務進入職場,卻在結案後因失去支持而反覆離職或失業,所以萌發長期、持續的支持服務模式,期待透過「安定居所,穩定就業」,才能協助身心障礙者在社區中自立。
華光自1990年試辦社區家園藉以提升服務對象的生活品質,提供家庭化生活的機會,並逐步協助其就業,直至2017年配合政府體制及法令調整,成立芥子社區生活支持服務中心。
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邱滿艷教授和芥子團隊,將實務經驗撰寫為論文,於2020年完成《從機構到社區-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融合機構於社區的故事》論文,並於特殊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亞太融合教育與生涯發展」論文發表,獲佳作獎。
為了讓身心障礙者在社區的共融與共榮,使身障者擺脫障礙的標籤,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期待透過成果分享、專題演講、實地參訪並邀請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一同探討,呈現身障者在社區的現況、問題與困境,以及創造研究成果與實務工作間的連結與對話。
然而華光認為社區居住服務配搭政府現有的資源下,能提供給身障者在社區的支持尚不足,希望透過芥子實際的做法,給其他組織、機構,在勞政與社政資源間開闢另一條路。
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邀請社會大眾一起為身心障礙者權益發聲,從身邊小事開始做起,不論是支持愛心加油站、友善包容餐廳,或是一抹微笑、一句加油,都能讓這個社會在障礙平權上更進一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