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休耕補助誰領?代耕者、地主吵不停

不少地主與代耕業者因申領休耕補助或補償爆發爭議,桃園昨有代耕業者在農水署說明會上大吐苦水,批政府罔顧權益;也有地主反映屢遭代耕業者逕自申領,很不公平。農糧署對此表示,明年起實耕農民可直接到農會領取,不過,農水署仍希望雙方能先協調。
「目前制度太混亂,有時連我們也不清楚。」桃市農業局表示,無論是配合政策的休耕補助,或因政府強制的休耕補償,都要考慮耕作事實、代耕業者和地主有無書面契約等狀況,十分複雜,雙方長期僵持不下,希望新制能解決爭議。
昨有代耕業者說,通常1期收成利潤較好,2期容易碰到颱風,收成相對差,地主偏向休耕領補助,代耕業者無可奈何;桃園多數狀況是去年2期休耕、今年1期強制、2期地主也乾脆休耕,代耕業者連3期缺少收入,如何養家?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說,農業金融局明年推出新政策,只要實耕農民去各地農會填表格,簽署切結書,可不需土地權狀,直接領補助或補償;但游姓代耕業者質疑,哪有這麼容易繞過地主?
農水署桃園管理處副處長謝清文表示,原則上若地主同意代耕,由代耕業者取得書面同意書後請領,若地主本身為耕作者,可由地主自行請領;但實務上地主和代耕業者對補償金如何分配,常談不攏,農水署無法代為仲裁,若雙方意見分歧,可到水利工作站協商。
桃園市議員彭俊豪表示,很多地主和代耕業者只有口頭契約,中央審查時須非常謹慎,否則新政策推出仍會爭論不休;議員謝美英主張實際從農者權益應受照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