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低碳環保績優鄰里 保生里護藻礁現三接方案不完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上午至中壢區中正公園桐花廣場,出席低碳環保鄰里成果發表暨記者會,獲獎的觀音區保生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經贈談及藻礁公投,仍認為政策不是最完美。
環保局主辦2021年桃園市低碳環保鄰里成果發表暨記者會,表揚建築物綠化降溫推動有成的24個低碳環保績優鄰里及今年取得銅級升等的中壢區。
鄭文燦表示,配合行政院環保署建築物綠化降溫政策,輔導推動綠屋頂、牆面植生、綠籬及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等項目,並持續推廣低碳永續家園認證,截至今年10月底村里報名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參與率六都第一。
獲獎社區之一的觀音區保生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經贈指出,保生里去年在閒置苗圃建置綠牆、透水鋪面、魚菜共生系統及太陽能光電系統,今年獲30萬補助於活動中心做綠牆、雨水回收系統及LED燈具,以今年的40平方公尺綠牆而言,減碳量就達100公斤。
而藻礁剛好就位在保生里社區內,廖經贈表示,20年前電廠興建就造成極大物理破壞,堤岸突堤效應嚴重,跟政府溝通如何解決環境破壞問題、水質汙染等,因此前桃園縣長吳志揚建立水環境巡守隊,針對所有河川巡守巡護,經過這十幾年淨灘保育策略、環境教育及導覽,讓更多人知道如何愛護環境,前年也做調查水質監測,陸續至大潭藻礁公投區域。
廖經贈說,要不要興建三接很難取捨,他的想法是不可能不蓋,三接必須和生態共存,不可能建了原來生態還存在著,應思考如何跟環境共存,減少破壞面積及施工工法避開敏感地帶,減少干擾生態。
廖經贈指出,以往台灣都以經濟取決,很多事可多花點錢及巧思去處理,觀念要改變;他說,早期中油曾去找他溝通,如果能聽他的做穿透式堤防,只要多花點錢,可減緩60至70%突堤效應,開發面積縮小及水深不夠需外推,若當時送環差第一時間聽到地方的意見,今天就不須淪落到這種地步,不過公投相對也能逼迫執政黨須多花點錢,讓環境和發展能取得平衡點。
廖經贈最後說,電廠、焚化爐及三接都在他家後,目前不是最完美方案,核四無法使用搞到現在能源短缺,政黨不斷惡鬥,最後傷害的還是人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