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力批竹市府慷市民之慨 砸大錢辦同質性高的藝文活動

新竹市議會近日審議民國111年度新竹市總預算,時代力量黨團今天開記者會,批市府連年編列多筆可觀的藝文活動經費,但部分同質性高、目標性不明,應檢討避免浮濫花費。另明年將開館的兒童探索館2樓,市府讓3間廠商免費進駐使用,質疑不僅1年花900萬元營運費,連1樓科普教育展的1500萬元都拿來挪用給廠商裝潢,是慷市民之慨。
市府回應,歷年來活動獲得回響熱烈,替城市帶來人潮與商機,市府因此持續舉辦、力求創新,絕非議員所指僅為一次性活動、同質性高。因受疫情影響台灣燈會雖停辦,但市府將策展內容轉型為新竹光臨藝術節,更締造10天內超過500萬人次紀錄。
針對明年將開館的兒童探索館,市府文化局說明,2樓空間規畫3間實驗室,課程取向、活動型態皆不同,因此委託3家專業廠商經營管理,預算經費為整體規畫所用,並無挪用預算,未來將與新竹市各級學校合作,並優先邀偏鄉學童參與科普教育體驗。
時代力量議員林彥甫、廖子齊與蔡惠婷今天在黨團辦公室召開記者會,林直言新竹光臨藝術節雖是由台灣燈會轉型,但有近5億元經費是由新竹市民買單,但風光過後,卻無法留下相關裝置藝術或燈會作品,相當可惜;廖也說,市府時常在活動推出市集,但多屬於短期、欠缺公益目的,市府應檢討市集活動的定位,將預算做合理使用。
「同質性太高的活動應考慮停辦!」蔡惠婷強調,活動經費都是市民的納稅錢,市府應績效體檢,像是連年舉辦新竹生活節,7年花3400萬元,內容有異國美食、野餐、草地音樂及小型表演,但與東風、草地音樂祭等活動相似,不如用來開辦13間公托。
市府指出,市長林智堅上任以來,積極辦理藝文活動,打造出竹市藝文品牌,市民能享受高品質藝文展出,歷年來藝文活動包括兒童藝術節、兒童影展、仲夏藝文季、竹塹國樂節、新竹味市集、新竹生活節、東風音樂祭、歲末感恩季,連年都獲好評。
市府也強調,各項藝文表演內容連年創新,不僅提供在地團體表演舞台,也讓新竹民眾不用跑遠就能欣賞全國知名團體演出,每次活動都獲得很大回響,即便全國知名表演團體是再次造訪竹市演出,也都會帶來不同的新劇碼,給予民眾全新感官體驗。
3人還提到世博台灣館轉型的兒童探索館,明年初將開幕,但2樓空間竟是評選並花錢邀3間廠商進駐,但契約卻只明訂廠商每天至少開放6小時,1年至少辦4場課程或講座即可,明顯公益性不足,要求市府調整,並應研議讓中小學生固定到兒探館來上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