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鐵地下化後 路廊規劃何在?
桃園鐵路地下化預計8年後完成,鐵軌騰空後的路廊「桃園大道」有何設計規劃?市議員黃敬平昨天要求市府向地方說明,市長鄭文燦表示,預計以超過17公里的林蔭縫合都市,發揮南北交通重要功能,並預留轉運、停車、商業和綠帶等必要空間。
行政院去年核定桃園鐵路地下化綜合規畫報告,預計明年4月動工。黃敬平認為,市府對未來鐵路地下化、捷運化後的願景,以及原本鐵軌騰空後的路廊「桃園大道」的車道和人行道設計等規劃,應向地方說明,不要讓民眾擔心未來城市風貌和過去一樣醜。
鄭文燦說,綜規報告已包括車站區、路廊騰空後如何縫合及道路系統等規劃,但尚在設計階段,目前確定平鎮車站今年將動工,市府會進行周邊交通微整形;整體路廊功能設計則將參考艋舺大道、新北大道等作法,和鐵路局討論細部可行性,尚未定案。
市長鄭文燦表示,鐵路地下化後,騰空的路廊至少會是25米寬的林蔭大道,鐵路沿線除了原有桃園、中壢、內壢3站,再增設中路站、桃園醫院站、中原大學站及平鎮站共4站,是桃園交通大規模改造工程,將與鐵路局研究,只要車站有空間,就會設置轉運站、停車場等設施,也會保留商場和綠帶,為將來的都市發展留下空間。
鐵路地下化和捷運化後,將會形成桃園另一條交通動脈。市府強調,7座車站周邊人口密集,搭車人次踴躍,可紓解台1線短途通勤壓力,特別對學生和上班族很方便,部分公車班次甚至可以改駛桃園大道,為分擔台1線車流,地面的轉運、停車功能一定會善用空間做到好。
都發局長盧維屏表示,桃園鐵路地下化自新北鳳鳴站至平鎮站,全長約17.8公里,路廊至少單側可配置1條快車道和1條混合車道,且旁邊仍有3至4米可設人行道及種樹,空間足夠,至於停車需求,各站點會納入設計考量,如平鎮站已確定有地下停車場。
桃園站是台鐵運量第2大站,與捷運綠線共構,中壢站是第3大站,與機捷和綠線延伸中壢共構,都將成為地標,市府已計畫設置轉運中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