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原民地景式建築 竹市「那魯灣文化聚落」年底完工

新市香山區那魯灣部落是台灣西海岸唯一的阿美族聚落,市府推動「文化聚落新建工程」,打造地景式文化聚落,目前工程進度90%,聚落以兩層樓的集會空間為主體,一旁營造腹地能舉辦豐年祭,解決部落長期來缺乏公共集會空間的問題,屋頂部落瞭望台則有數座小綠丘,可坐望遠眺絕美海岸線,預計今年底完工,將成為17公里海岸線全新亮點,供親子、單車族遊憩新場所。
市府指出,那魯灣村是阿美族為主的聚落,1980年代起各家族搬遷在此落腳,是族人落地而生根的新原鄉,但長期缺乏聚會空間與公共設施,部落孩子玩耍只能利用街道,連每年的豐年祭典都缺乏場地可舉辦。
市長林智堅說,為提升那魯灣聚落整體環境規畫,市府2017年向營建署爭取經費,投入1800萬元完成那魯灣公園廣場綠美化工程,隔年再爭取原民會經費,啟動那魯灣文化聚落新建工程,這將是竹市首座原民地景式文化聚落。
民政處長李季縈表示,那魯灣聚落原缺乏聚會空間、豐年祭典的場域及兒童遊憩設施,市府啟動「那魯灣文化聚落新建工程」,設計上結合建築、地景與遊具,一樓提供部落集會場所,有三間多功能教室,不同大小供各種活動使用,包括課程、開會或部落禮拜等。
二樓以上則設計部落瞭望台、戶外大型溜滑梯、圓形廣場,屋頂平台更有數座小綠色山丘,孩童可在一二樓空間之間盡情奔跑,休憩時更可遠眺寬闊海岸線。
李季縈說,半戶外空間的聚會場所將是豐年祭的最好場地,平時也可規畫假日攤位及文創市集,成為全年齡族人都能使用的多功能建物,即使是17公里海岸線的遊客也能到這棟建築做短暫休憩、眺望海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