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搶救大潭藻礁全台動起來 保住為台灣發光發熱自然地景

環保團體為了搶救桃園大潭藻礁,正發起搶救藻礁公投,目前進行第2階段連署,台南社大已有近兩千人連署。發起人之一潘政忠表示,根據研究,這裡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藻類專家也發現,此處的造礁藻類有19種是世界新種,未來是為台灣發光發熱的自然地景與生態系。
台南社大從今年初起為珍愛藻礁的連署活動推動連署,累計到目前已近兩千人連署,各地環保團體也在推動中,希望2月28日前能達到38萬人連署的門檻。
潘政忠說近1個月來巡迴到各地推動連署,發現許多人仍不知道藻礁,他說,桃園海岸有27公里藻礁,而且在退潮時,現場就能看到正在成長的藻礁,在世界上相當珍貴少見。
他說,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率團隊到此研究調查,就認為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而這裡也有一級保育類的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潘政忠表示,桃園是工業汙染大縣,經過數十年汙染後,專家到這裡來研究螃蟹,竟然發現到這裡的螃蟹數量跟種類,都還遠比墾丁多。
到大潭看到的紫紅色藻類為殼狀珊瑚藻,是植物造礁,每20年才累積出1公分;藻類專家東海大學副教授劉少倫,發現這裡有24種會造礁的藻類,其中有19種是世界新種,而且還有好幾種是世界新屬,桃園藻礁將來會是替台灣發光發熱的自然地景和生態系。
潘文政表示,這裡也是世界瀕危物種鎚頭鯊(紅肉丫髻鮫)的的育幼場,而台灣白海豚全世界剩不到50隻,也會來此覓食,因此是台灣非常重要的海洋資產。但政府卻要在這裡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目前工程進行中,將會破壞藻礁超過300公頃,因此環保團體正在打行政訴訟,卻也擔憂訴訟贏了,可能已經做好,因此發起公投,希望讓它成案,由全民來決定是否在此蓋接收站,或是把珍貴資產留給下一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