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性寒害! 桃園埤塘養殖台灣鯛凍死 浮起畫面曝光

幾波寒流後,桃園埤塘養殖業者出現延遲性寒害,這幾天天氣回暖,埤塘養殖的台灣鯛陸續浮起,災損尚難以估計;業者表示,寒害是天災,今年又遇到休耕禁止放水,打亂原本台灣鯛的出貨秩序,讓損失雪上加霜,政策多不確定性大,埤塘養殖業者希望政府能納管。
農委會農水署表示,今年乾旱休耕,也把埤塘養殖業者納為補償對象,若在管理處供水區內的業者,都可以一併申請休耕補償金。
桃園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胡榕展表示,桃園圳埤塘約200多口、石門圳約400多口,去年查報4684公噸台灣鯛、草魚、烏溜、大頭鰱等各式魚貨,其中台灣鯛占一半以上;之前幾波寒害侵襲,寒害有延遲性,這三四天內,不耐寒的台灣鯛會陸續浮起。
他表示,埤塘養殖與週邊的稻田耕作息息相關,稻田收割,埤塘業者也抓魚,稻作抽穗需要水時,埤塘放水供應農田,水位降低,養殖業者就順勢把魚收獲起來,避開冬季,埤塘乾了順便曬池,;但今年因為缺水稻田休耕,埤塘禁止放水,養殖業者該收穫的時候無法收穫,再遇到幾波寒流,損失擴大。
胡榕展表示,這一年來對業者來說,政策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包括埤塘種電、說業者違法要拆掉飼料桶、水車;水利會、埤塘收歸國有,周邊農田停灌,接下來埤塘合約還不知何去何從。
他說,就算寒害災損,過去也都是埤塘養殖業者自己承擔處理,埤塘養殖已經存在百年,但因埤塘租約中只有捕撈權,不在合法的養殖名單中,業者想要合法納管,盡快取得合法的養殖登記與證明,否則政策多變,加上近年種電業者的干擾,埤塘養殖秩序已大亂。
台灣鯛協會理事長、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郭建賢表示,桃園埤塘寒害災損,受災情況比雲、嘉、南的虱目魚更慘;埤塘屬於水庫類不得有養殖設施只有埤塘使用權,去年農田水利法修訂後,已可養魚,但要有養殖登記,還需要再修法。
郭建賢說,納管才能估計放養量,也才能協調水利署,避免年底同時整池調節出貨,讓台灣鯛魚價才不會因此被拉低,有效的管理,有助於穩定產銷、進行調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