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水撲滿灌溉 大有梯田公園稻作收割

桃園市大有梯田生態公園有2公頃稻田,運用鄰近山區水源與雨水,以水撲滿與循環水系統灌溉,全市許多農田因乾旱休耕,此處農田灌溉用水無虞,2期稻作金黃稻穗飽滿垂下,成為難得一見的稻浪場景,昨天起開放民眾體驗收割,讓大小朋友享受農趣。
當地耆老指出,大檜溪地區靠山且水源豐沛,早年曾是大片梯田,大有公園2公頃大梯田成為最好的戶外自然教室,1、2期稻作也在供水系統支持下,如期耕作收成。
公園的梯田強調有機栽種,人工插秧後僅加強巡視引水情形,用最自然方式讓水稻自由生長,即使有福壽螺也不刻意移除,因此常見蝸牛、青蛙、蝴蝶等穿梭其間,公園內也放養多隻白鵝與綠頭鴨。
公園建置時是由耆老帶領找到早年供應梯田的水源,配置管線將水儲在水撲滿,也在梯田間設置滯洪池、生態池,透過蒐集地表水、抽取地下水,今年乾旱各項儲水灌溉系統派上用場,2期稻作不受水情影響,梯田下方也打造1座淨化池,運用圓洞過濾、粗毛刷與細毛刷、木炭等區分層過濾並淨化水質循環利用。
市府工務局指出,2期稻作開始收割,昨起展開為期1周體驗活動,提供導覽、割稻體驗,讓更多民眾享受豐收喜悅,稻穗可做成紀念品,元旦也將辦焢窯活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