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桃園平鎮一處既成道路因地主想封路 附近住家不滿

桃園市平鎮延平路二段21巷一處既成巷道為私有地原本可以通行轎車,11月土地買賣後新地主表明維護權益和另有用途要封路,引起巷道裡約10戶住家與地主爭執。市議員黃敬平本月初請市府養工處了解問題,昨天下午邀住家代表、地主和養工處會勘協調,住家主張路通行40多年是既成道路,養工處也認定路面有公所修護情形,除非透過行政程序申請廢路,否則不能任意封路。
黃敬平說,不少巷道是私有地但長久提供通行,產生公用地役關係,住在周遭的民眾進出數十年,建築法規規範房舍起造必須臨路指定建築線,巷道雖然有模糊地帶,像上述問題養工處認定因為路面鋪設柏油,所以是既成道路,如果不是道路範圍,公家機關無法養護,地主不宜直接封路,徒增鄰里衝突以及不必要的困擾。
住戶代表說,1972年就在這邊置產,當時是道路,已經通行多年。平鎮區公所表示,早期養護道路只需確認地主同意,幾乎不會簽寫土地同意書,因此難以查證過去的書面養護使用同意,但現場路面看起來確實有養護的狀況。養工處說明既成道路被封路或擺障礙物,會予以排除,地主要主張權益,應依法申請廢改道後再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