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數位深耕!台南海東國小跨域協同觀課 學AI用於生活

台南市海東國小為教育部數位學習深耕學校,積極發展以PBL(問題導向學習)為基礎的主題跨域課程,課程從智慧城市的角度出發,讓學生發現問題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目前已研發暗蟬機器人、守護家園、救難英雄、禹神同行等課程模組,除公開觀課,並將這些課程帶到偏鄉學校推廣分享。
教務主任洪駿命表示,3年來在教育部數位學習深耕輔導團隊、台科大教授黃國禎、中央大學教授施如齡、台南大學教授黃意雯的輔導下才有此成果。他說,海東的數位學習深耕課程,已從主題分科跨域發展到主題協同跨域,昨天也舉行公開觀課,觀課內容有減少淹水災損、最佳避難路徑。
擔任減少淹水災損授課老師的林慧珊、徐佩祺說,在智慧家園課程中,學生透過討論來擬定方案,進而實作減少淹水災損的裝置,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可以得知當發生淹水的時候,地勢低窪的地區,就會準備水閘門來抵擋水勢的入侵。但過程費力不便,也不見得能即時應變,學生嘗試利用科技的方法,想讓水閘門除了能自動化外,還能提前示警,讓居民有時間可以應變,減少淹水帶來的影響。
最佳避難路徑授課老師王怡方表示,這次的課程以家居陪伴型機器人為案例,讓孩子學習A I人工智慧以及機電運作的原理。學生不但觀察了循跡機器人的運作原理,了解機器人循跡背後的用意,並嘗試使用積木語言描述機器人的行動,賦予機器人具有判斷路線的能力。
清華大學教授廖冠智表示,他觀察學生在操作時,多已具備Micro:bit視覺化程式的基礎概念,除了技巧熟練,雖然只是紙板、黏土與樂高積木堆疊出的模型示意,但以問題的解決策略創建出原型,是概念知識移轉、素養內化形成的重要過程。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