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竹市公道五路大改造 徐國勇訪視讚「典範級」

新竹市公道五路是竹市往來科學園區要道,一旁還有國道一號交流道,過去沿線人行道路窄、障礙物多、設施破損,經市府向內政部爭取6千多萬元經費改善,重新打造平整無障礙、增加綠地空間的「綠蔭走廊」步道,成功改善整體人行環境。內政部長徐國勇今在市長林智堅陪同下訪視,林智堅感謝中央協助,與地方攜手改善20年老舊步道。
林智堅說,公道五路串聯新竹市東西區,鄰近高速公路交流道、清交大、園區,是繼光復路後台灣第二條科技廊帶,沿線除有科技大廠,往西可通到中油、台肥基地及未來的AIOT產業聚落。但道路周邊人行步道狹窄難行、設施破損,因此爭取中央推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入總經費6199萬元改善道路品質、綠美化植栽、並將纜線地下化。
徐國勇讚許林智堅團隊積極爭取經費,將公道五路人行道打造成「典範級」道路。他說,該人行道設置汽機車停車彎,讓人車分流,並將管線地下化,讓人行道更好走、更美觀,是一條真正「以人為本」的道路。
工務處長吳堂安說,市府已打造62公里的人行步道,包括民眾熟悉的三民路隆恩圳、經國路上的綠園道及竹市校園通學步道。
吳堂安說,這次工程市府將過去超過20年、1.6公里內50處障礙排除,包括移除消防栓、電線桿、變電箱,也解決管線、標誌牌雜亂現象。此外,在路邊停車格前後方,把人行空間從原來3.6公尺變成5.5公尺,不僅形成自然的避車灣,也有更多空間打造綠廊,擴大植栽帶增進喬木生長空間。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