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民代質疑動保成效 收容狗兒瘦成「皮包骨」

桃園市議會今天審查農業局轄管動保處預算,多名議員輪番批評動保處TNVR(T-捕捉、N-絕育、V-施打狂犬病疫苗及R-回置)與收容工作成效不彰,動保園區不少狗狗被養成皮包骨,才剛絕育完就要被R(回置)原處,連過馬路都不會,要如何生存?且回放原地造成當地困擾。連同整筆動保收容業務共5千多萬元預算通過擱置。
市府動保處長王得吉說,有關瘦弱幼犬部分,動保園區已有許多內部討論並研議改善方式,幼犬照護部分規畫調整為「少量多餐」餵食,添加促進食慾之添加物及整腸之益生菌、提供營養添加物,增加幼犬營養吸收。
另TNVR過程捕獲幼犬進動保園區之後,視其發育情形安排絕育,並開放民眾領養,至於未被認養何時要回置?王說,原則希望減少犬貓留在園區時間,避免收容園區塞車,但若犬貓停留園區時間太短,被認領養機會也隨之縮減,確實兩難會再檢討。
市府動保處執行流浪犬貓TNVR工作,明年度分別委託民間團體、動物醫院加上園區外包獸醫師處理,總經費提高至1300萬元,預計將絕育1萬隻犬貓,不過,包括市議員牛煦庭、黃敬平、蔡永芳與褚春來等人都質疑TNVR成效,黃更秀出動保園區收容狗狗照片,不捨「小黑幼幼」瘦成皮包骨,痛批動保處是怎麼養的?
「公狗母狗不好抓,動保處只會抓小狗嗎?」黃敬平也質疑,動保處管制隊老是「抓小放大」,幼犬才養幾個月,就被亂放到街頭,「到底是怎麼R的」,不僅引來民眾投訴抱怨,也恐讓小狗自生自滅,動保工作恐淪為無限惡性循環。
褚春來、牛煦庭也相繼提到,動保處將流浪犬貓原地回置,但回置地點有問題,有民眾被咬傷,甚至發生回放菜園造成農損,「TNVR花那麼多錢,難道沒有更好方式嗎?」要求動保處追蹤流浪犬貓回放情形,回放地點不能只考慮人,也要考慮社區環境,否則造成社區負擔。
王得吉說,動保園區現收容650隻流浪犬、150隻流浪貓,原則若還未斷奶會先留在園區,會配合志工意見先推認領養,但他也坦言流浪犬貓回置原地時間不一,因會牽動外頭流浪犬貓是否能進入園區,動保處會再行通盤檢討,另回置地點以原地回置為最高準則,有傷人紀錄絕不會回置,若地方反彈,會找愛媽或尋覓方圓500公尺地點。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