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趣自然課 竹市府結合繪本推出國小自然課教材

新竹市府近年來投入48.5億元推動「新校園運動」,整建34校另新建關埔國小及華德福實驗學校,市長林智堅今宣布,除了硬體設備改造,軟體也同步升級,市府與美感細胞合作研發國小自然課教材「如果風看得見」,可望翻轉傳統自然課,將從繪本、教導手作方式讓學生了解、體驗看不見的自然科學,目前已經印製5000套書,國小3至6年級學生每堂自然課都可共享該書。
林智堅指出,日本連防災指導手冊都是圖文並茂,「一點都不無聊」,他以此當作發想,「如果風看得見」一書為文學、藝術、科學的跨域繪本書,以新竹特色「風」為內容,用最簡單好懂的語言,讓學生認識風的原理,該書還找來新竹飛官以飛行經驗「手托」來形容「逆風」讓飛機起飛的原理,學生不僅可學習、應用等各類知識,還能依操作本摺出戰鬥紙飛機與風互動。
林智堅說,「如果風看得見」從市鳥喜鵲想飛為故事主軸,第一冊喜鵲先拜訪市樹黑松,從植物種子在空中飛舞,發現「風」,更了解白努利原理等原理;第二冊喜鵲看見風箏、風車、米粉等新竹在地與風相關物品,因此認識風對生活影響;第三冊喜鵲進入新竹空軍基地、香山風力發電等,學習風的科技應用。
林智堅介紹,該書也顛覆傳統課本型態,前3冊書本前、後都是封面,拉開呈現Z字形,一面是繪本,以細膩繪圖搭配故事,另一面則是教育書,敘述風的科學原理,第4冊則是操作本,教導學生摺出風車、紙蛇等,與風互動。
參與「如果風看得見」設計的美感細胞創辦人陳慕天說,學生可透過附贈的光柵片操作,就可以繪圖動起來,另外,該書也在書腰上設計凸點,讓學生可用觸摸,感受到風向,藉由「特殊加工」增加教育書互動性,讓學生更可理解抽象知識。
新竹市教育處代理處長沈靜濤表示,「如果風看得見」符合108課綱科技領域素養導向教育,將原本深奧的科學原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學生更了解新竹地理特色及科學知識,讓科普教育向下扎根,這套科學讀物將作為各國小3至6年級學生補充教材。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