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竹縣花2千萬改善新豐掩埋場 因應焚化爐興建期垃圾堆置

新竹縣政府為解決垃圾問題,以BOO方式辦理招商,規畫興建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預計2023年底營運,目前縣內每天產生約250噸的家戶垃圾,仍委由鄰近縣市代燒,無法進場垃圾則暫置竹北、新豐掩埋場,考量興建期間堆置量將持續上升,縣府近期也投入2000萬辦理改善工程發包,確保期間進場垃圾能妥善堆置。
縣長楊文科表示,全台有營運的22座焚化爐,半數老舊使用超過15年以上,未來將面臨除役及每年歲修,垃圾大戰將一觸即發,考量新竹縣人口不斷增長,只有在未來新竹縣焚化爐營運後,才能達到自主處理垃圾問題,再將縣內掩埋場垃圾逐步去化,不再讓周邊居民因垃圾問題苦不堪言。
焚化爐興建期間縣府也持續積極解決垃圾問題,位於水源保護區的竹東鎮垃圾掩埋場所暫置6400公噸垃圾,已全數清運完畢,未來將不再暫置垃圾,此次進行改善新豐掩埋場環境工程,也將增加抵抗天然災害能力,盼減少垃圾自燃事件發生。
環保局表示,新豐掩埋場目前已堆置約5萬多噸露天垃圾及2萬噸打包垃圾,預計至2023年底垃圾暫置量恐達20萬噸,為減少露天暫置垃圾對於環境衛生的影響,因此向環保署爭取核定2000萬元經費,其中環保署補助1680萬元,縣府配合款320萬元,將提升暫存場的空間與效能,預計明年初動工,執行超高掩埋作業、場地整理整頓,以利後續規劃分區暫置、防火道鋪設等。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