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豐最毒海岸線 1.3萬公噸有毒廢棄物清理完畢

新竹縣新豐鄉沿海遭傾倒有害廢棄物達20年,遭外界評為「最毒海岸線」,環保署107年補助新竹縣環保局7000多萬元進行移除工程,歷經近2年,終於在本月13日清走最後100公噸,立委林為洲今天邀集環保署、行政院海洋委員會等單位共同會勘,未來還將整頓濱海地區,清除剩餘一般廢棄物,並做綠美化工程、規劃生態復育。
林為洲表示,他從上一任立委任期就一直關注清理狀況,經過584天,有毒的廢棄物、集塵灰終於清除完畢,未來海域部分要拜託海洋委員會協助復育,海岸植披裸露的部分再進行綠美化,而海岸、海堤的部分也要再觀察,做防護設施避免受到侵蝕。
新竹縣環保局代理局長羅仕臣表示,新豐鄉鳳鼻隧道西側海岸非法棄置場址範圍總長度約2公里,其中有害事業廢棄物總量約1.3萬餘公噸,13日清走最後一批、近100公噸的廢棄物,送至台灣鋼聯做處理。
清除工程耗時近2年,因初期難以精準估算數量,在第1期工程執行過程中發現開挖量遠大於預估量,因此又透過環保署支持、協調,繼續第2期的清除工程,目前已全數清除完畢,後續也將繼續爭取經費,清除剩餘的一般廢棄物,並做綠美化工程,預計下半年即可發包。
林為洲也指出,未來將進行海洋復育的工作,因此地有軍事管制,不易受到干擾,適合做為復育的基地,且海洋是流通的,若復育工作順利,可增加地方生物多樣性。海洋委員會主委李仲威也表示,未來將與相關單位共同協助復育,鼓勵民眾親近海洋。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