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鄉親鄉情/桃園火車站 月台雨棚將重生

桃園火車站舊站將隨捷運綠線工程拆除,第一、第二月台的雨棚替桃園人遮風避雨近一甲子,市府將拆卸部分棚架移往軌道願景館重組展示。從事在地文史研究的「陽明一街實驗工坊」也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月台雨棚的故事,原來棚架取材自1920年代生產的鋼軌,軌道經戰後報廢才變身為雨棚,今年逢百年將重生,別具意義。
桃園火車站如今所見的舊站為1963年改建,一直使用至2015年7月,舊站荒廢近5年,近月開始配合捷運綠線工程,廠商陸續拆除矗立多年的雨棚鋼架。
陽明一街實驗工坊考察發現,日本統治時期桃園驛為木造站體,當時並未搭建月台雨棚,等車時易受日曬雨淋,直至戰後早期才興建了木造雨棚,1962年拆除舊站體時重新規畫,打造混凝土建築站房時,也一併打造鋼架雨棚。
桃園火車站於1963年重建落成啟用,除車站站體外,同時興建月台、候車室、貨物房、倉庫與派出所,同時也興建了現存月台雨架,第一月台雨棚採雙柱大跨距的蝴蝶式設計,第二月台採雙柱雨傘式,這兩種月台雨棚也是戰後鐵路管理局於1950年代運用報廢鐵軌興建的常見構造形式。
陽明一街實驗工坊負責人藍博瀚說,台鐵當年節省再利用廢料作為雨棚梁柱,棚頂原以鋁片覆蓋,第一月台雨棚鐵軌上有「CARNEGIETUSA 1920 IIII」,為美國卡內基鋼鐵廠1920年代生產的鋼軌,可印證是日本統治時期用至戰後報廢的軌道,他期待能儘早看見這些滿100年的軌道再次重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