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青農落實草莓農藥減量 創造3贏

苗栗區農業改場去年輔導推廣大湖鄉草莓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青農袁婧清落實,入圍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第一屆永續善農獎」,農藥施用減少46%,特級果產量提高30%,扭轉草莓農藥殘留的一些人刻板印象,創造農戶、消費者及環境3贏。
「化學農藥10年減半」政策,袁婧清去年接受苗栗農改場團隊輔導,並與實習植物醫師合作,利用微生物、天敵昆蟲、性費洛蒙等非化學農藥資材,草莓田間落實IPM管理模式,大幅減少田間農藥施藥量達46%,初期產值更較慣行田區增加30%,並帶動周邊草莓園跟進,部分農友欣喜反映「不僅有量更有價」!
苗栗農改場副研究員鐘珮哲指出,草莓IPM以「預防勝於治療」概念為基礎,進行草莓苗病害檢測及監測,施行水旱田輪作,依據土壤檢測改良土壤,種苗定植前後施用有益微生物資材,採果期間至少每2星期監控病蟲害,如每片葉片2點葉蟎密度達5至10隻即施用非化學農藥資材,若密度過高已可見葉片危害狀,則施用推薦藥劑。草莓病害方面,在果實的灰黴病及果腐病好發時期,預先施用有益微生物,可降低發生率。
苗栗農改場副場長施佳宏表示,希望透過IPM創造農戶、消費者及環境3贏的局面,相關資訊可加入「苗栗場作物病蟲害諮詢診斷」Line群組,或「草莓產業推動」Line群組,電話037-222111轉353。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