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太吵還是很有用? 傳政令、找人 新北近9成里設置

在智慧型手機與LINE群組普及時代,傳統「鄰里廣播系統」仍在新北市扮演不可或缺角色,不只是政令宣導、通知消毒作業,甚至是找人、鄰里糾紛,也常靠廣播來解決,也可能帶來噪音困擾,民眾對此看法不一。
新店區公崙里長游炎嵐表示,廣播系統使用率很高,不論是辦活動、緊急事件,或通知發放敬老禮金、打疫苗等都能用上,「喇叭朝住家方向廣播時,聲音真的會太吵,有時還是會接到居民反映。」依公所規定,非緊急狀況晚間7至8時之後才可使用,緊急狀況不在此限。
游也坦言,廣播範圍有限,若要讓每戶都聽見,勢必需要架設更多喇叭,也可能帶來擾民問題,重要公告通常也會透過公告欄補充。
游炎嵐說,遇到老人、小孩走失事件,廣播效果真的很好,很多時候一播完沒多久就找到了,廣播對找人真的有用。
板橋區聯翠里長吳麗梅指出,她廣播時段通常選在中午12時、晚間7時30分,配合店家與上班族作息,廣播內容包含疫苗接種通知、重陽敬老金、消毒作業等。
吳麗梅說,有時候也會有臨時廣播事件,包括里民來反映有鄰居家煮水的茶壺聲響響個不停,擔心出意外,希望里長幫忙廣播提醒屋主快關火。
之前也有里民反映停車出入口被擋住、寵物遺失等,希望里長幫忙廣播,考量廣播聲響還是會有干擾安寧的疑慮,一廣播就是涵蓋全里,有些事會改透過LINE群組宣達,或請轄區派出所幫忙。
吳麗梅坦言「還是偶爾會被投訴廣播有點吵」,有里民覺得她太囉嗦,廣播講太久等,有些人會向公所反映,公所就會提醒里長,要拿捏廣播事項及長度,但廣播事務一定以公務為主。
新北市民政局表示,全市近9成里設有廣播系統,並非每里都有設置需求,部分位處深山或線路難以布設的里,會改採電話或通訊軟體方式通知。廣播系統主要用於政令宣導、防災避難及緊急事件,原則上晚間10時至清晨8時不得使用,並要求音量適中,避免擾民。常見民眾反映為聲音過大、廣播不清或故障,若有異常,由里辦公處提報公所維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