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考驗眼力!錢包掉浴室2天找不到 「神級視錯覺照」網瘋傳

大豪雨加滿潮!彰化鹿港天后宮淹水 路上變小河家具、瓦斯桶漂流

小暑過完4生肖禍從口出?豬流言纏身、「2動物」太安靜也中箭

貢寮鮑混養紫海膽提高收益 今放流九孔、紫海膽11萬顆

新北今天放流九孔10萬粒、紫海膽1萬顆,及黑鯛、嘉臘、黃雞魚2萬尾, 持續增裕海洋資源。圖/漁業處提供
新北今天放流九孔10萬粒、紫海膽1萬顆,及黑鯛、嘉臘、黃雞魚2萬尾, 持續增裕海洋資源。圖/漁業處提供

新北市府漁業處開辦海膽養殖試辦計畫,輔導養殖戶利用貢寮鮑養殖池混養高經濟價值且能於夏季採收的紫海膽,除提升養殖戶收益,亦能降低野外紫海膽捕撈壓力。今天放流九孔10萬粒、紫海膽1萬顆,及黑鯛、嘉臘、黃雞魚2萬尾,持續增裕海洋資源。

新北市府下午3時30分在貢寮區海洋資源復育園區舉辦「山海造林-生物多樣性復育」放流活動,攜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緯穎永續基金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貢寮區漁會等共同投入海洋復育,以循環材料及3D列印技術開發珊瑚基座,並與海洋大學合作首次推動海膽養殖試辦計畫,輔導養殖戶多角化經營,降低野外紫海膽捕撈量。

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表示,為維護海洋生態及棲地健康,市府每年與漁會合作辦理覆網清除,並推動刺網漁業實名制及輔導刺網漁船轉型。並在萬里、野柳、瑞芳、貢寮劃設4處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更在卯澳灣設立全國第一處栽培漁業示範區。目前與海洋大學培育放流生物包含九孔、花枝、海膽、黑毛、黑鯛、笛鯛、石鯛等物種。

海洋大學副校長冉繁華表示,海洋大學與新北市長期合作從事海洋資源復育,與在地的合作伙伴每年復育放流花枝、貢寮鮑及多種水產種苗,持續增裕海洋資源。

今年也與市府首次推動九孔養殖池混養紫海膽,將與市府復育園區合作培育的紫海膽幼苗,提供貢寮產銷班推薦之3戶養殖戶飼養,每戶提供2000粒海膽幼苗,並由海洋大學追蹤養殖成效及輔導養殖戶,期望讓在地養殖戶冬天既能採收貢寮鮑、夏天亦可以收穫紫海膽,同時降低採捕野生紫海膽。

另外也推動產官學合作,邀請緯穎永續基金會及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再生循環材3D列印人工珊瑚基座,投入未來山海復育。

新北市漁業處表示,新北市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為推動海洋永續重要的基地,而近年辦理山海造林珊瑚復育計畫更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補助,除推動在地海洋生物的復育放流之外,復育園區亦有提供預約導覽的服務。

新北今天放流九孔10萬粒、紫海膽1萬顆,及黑鯛、嘉臘、黃雞魚2萬尾, 持續增裕海洋資源。圖/漁業處提供
新北今天放流九孔10萬粒、紫海膽1萬顆,及黑鯛、嘉臘、黃雞魚2萬尾, 持續增裕海洋資源。圖/漁業處提供
新北今天放流九孔10萬粒、紫海膽1萬顆,及黑鯛、嘉臘、黃雞魚2萬尾, 持續增裕海洋資源。圖/漁業處提供
新北今天放流九孔10萬粒、紫海膽1萬顆,及黑鯛、嘉臘、黃雞魚2萬尾, 持續增裕海洋資源。圖/漁業處提供

復育 海膽

延伸閱讀

新竹漁港釋放9萬尾黑棘鯛魚苗 市府漁會攜手復育生態

新北石門農場復育生態 區長帶頭種台灣原生水草

造林新模式 海檬果等耐鹽耐淹樹種復育劣化地

台灣人有便宜海膽吃了! 澎湖養殖海膽年產上看10萬顆

相關新聞

新北開放大型重機停機車格試辦 騎士肯定:終於動起來!

為提升大型重機停車可及性,新北市交通局宣布自8月1日起,試辦開放板橋區及新店區的路邊機車格,供大型重機停放。交通局表示,...

台北藝穗節開跑 三項歷屆最多 一窺「粉色綿羊」是什麼

台北藝穗節邁入第17屆,今天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記者會,將從8月23日到9月7日,整整16天、共計178組表演團隊、4...

新北七線捷運齊發 三鶯線年底通車邁向2.0新紀元

新北市捷運局今於市政會議報告捷運建設最新進度。捷運局長李政安表示,自2018年底以來,新北市已完成三條捷運線、全長26公...

新北長照AB單位一條龍多 派案訂5成上限挨批不公平

新北市現有7.4萬個家庭使用長照服務,長照給付額是一塊大餅。而衛生局規定A單位派案給自家B單位上限5成,遭批缺乏公平,讓...

上班了!北北基沒颱風假 北捷各路線今正常營運

丹娜絲颱風來襲,北北基今天周一正常上班上課,北捷各路線正常營運,並視實際狀況彈性調整班距;捷運轉乘停車場、北投會館及捷運...

每年靠人力送1萬件役男徵集令 北市議員批:效率低落

近十年北市平均每年送1萬件役男徵集令,議員指出,北市作業機制是派員親送,役男或家屬簽收,不僅效率低落,常發生爭議及未送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