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院長祖父死於日徵軍 孫子復興艋舺慈惠醫院成文資

荒廢多年的慈惠醫院經王式玉從未謀面的孫子王培仲努力,獲家族一致同意申請文資身分,在都更龐大利益下的全台潛力文資中堪稱罕見,也登錄為歷史建築。記者何定照/攝影
荒廢多年的慈惠醫院經王式玉從未謀面的孫子王培仲努力,獲家族一致同意申請文資身分,在都更龐大利益下的全台潛力文資中堪稱罕見,也登錄為歷史建築。記者何定照/攝影

1945年初二戰期間,預計前往南洋的日本神靖丸號貨船遭美方擊沉,船上遭日徵集的台籍醫師及相關人員逾200名喪生,包括艋舺慈惠醫院院長王式玉。那年年中,王家才知此噩耗,曾名聞遐邇的慈惠醫院也就此關閉。

近80年後,荒廢多年的慈惠醫院經王式玉從未謀面的孫子王培仲努力,獲家族一致同意申請文資身分,在都更龐大利益下的全台潛力文資中堪稱罕見,也登錄為歷史建築。如今艋舺慈惠醫院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最快可望年底問世,王培仲期待,此處未來能與緊鄰的清水巖祖師廟共創艋舺文資新街廓。

王培仲從小就知阿公死於戰時,但從阿嬤到姑姑都從未談細節,他一直以為這是屬於家族的小事件,畢竟戰爭末期幾乎家家傳死傷。位於一樓的醫院停業後,多年來曾租給其他診所乃至小吃等商家使用,位於二樓的祖宅則在全家搬遷後緊閉門窗至今。

前年位於祖宅斜對面、康定路100號四連棟老街屋遭拆,王培仲說,他在深感不捨外,也動念該對自己老家有更多歷史認識。「我一直覺得為何這裡顯得很老舊,像黑洞一樣,它不該只有如此。」

起心動念後,他開始找資料,驚訝發現阿公搭船罹難的事件原來非常有名,甚至在台中霧峰有紀念館,由同在事故中殞命的醫師兒子成立。在聯繫成立人同時,王培仲也開始訪談曾親見阿公的家族成員,並收集他們留下的阿公相關遺物,包括阿公台北醫學專門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的畢業紀念冊、日本海軍寫給阿嬤的阿公罹難通知等,一片片拼湊起阿公的家族史。

一回王培仲心血來潮,在拍賣網站用「慈惠醫院」關鍵字搜尋,沒想到眼前跳出慈惠醫院當年信封。「這個我家裡都沒有!」他花了台幣120元買下,發現信封背後還有他曾任台灣日日新報記者的阿祖(曾祖父)王自新簽名,原來阿祖把這當做收房租的信封。

王培仲又想到用阿公名字搜尋阿祖任職的台灣日日新報,驚喜查到都出身望族的阿公阿嬤好些新聞資料。包括阿公擔任小學畢業生代表;任職「如水社附屬艋舺醫院」的背景;在自宅開業艋舺慈惠醫院;甚至還有阿嬤小學畫畫比賽得獎。王培仲笑說,他猜想阿公這麼多新聞可能是阿祖寫的,不過由於早年新聞都未署名,無法確認。

過程中王培仲也試圖與家族溝通將祖宅申報文資,一開始由於根據舊文資法,所有權人須將文資修好才能拿到容積,也就是家族恐須先借款數千萬來修屋,加上歷建的容積位階很低,讓成員很憂心。但不久後,文資法就修正為歷建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審核通過後即可拿容積,歷建容積位階也比照古蹟,「我覺得這是艋舺祖師廟的神蹟!」

未來祖宅修復後如何運用,家族還在討論中,王培仲說,他私心盼望未來能辦神靖丸事件展,全棟規畫也可與祖師廟合作。他笑說,或許兩邊因緣從他阿祖的媽媽是祖師廟周家的人就開始,盼雙方共創艋舺新榮光。

延伸閱讀

台南重大建設遇到考古調查嚴重停擺? 黃偉哲嘆:任人宰割

新葡苑「推車港點吃到飽」回來了!雙北兩店限定「777元吃到爽」、加碼「4人同行1人免費」 這家再霸氣加贈「燒臘三拼」

新竹高商日式宿舍群保留爭議 文資現勘無法入內引爭議

台南文資建材銀行活化再利用 媒合192案華麗轉身

相關新聞

板橋往返萬華... 下「華翠橋」將多撥一車道 供往北市車輛通行

雙北聯外橋梁華翠橋,為了紓解上下尖峰車流,北市交工處將於24日試辦調撥車道措施,在上午7點到9點調整艋舺大道336巷至西...

麻疹、百日咳有疫情…千名國小新生未打疫苗 北市加開聯醫門診

麻疹跟百日咳目前仍有零星疫情,北市衛生局指出,今年9月預計入學1.6萬學齡前兒童中仍有超過900位學童尚未完成疫苗接種,...

鳥築巢引停電頻仍 台電電桿設「鳥巢籃」盼人鳥共好

新北市石碇區106線道沿線居民,近年經常飽受「築巢惹禍」之苦,僅去年就傳出5次因鳥類在電線桿築巢導致的區域性停電。為改善...

三鶯線年底完工...喊要全罩隔音牆 侯友宜允3個月內評估

新北捷運三鶯線預計年底完工,明年初履勘後最快6月通車。新北議員卓冠廷說,附近居民已經承受興建交通期的必要之痛,建好卻仍要...

北市社宅僅45戶配冷氣六都墊底 蔣萬安允諾納入家具標配

炎炎夏季到來冷氣已成為家中必備電器,然而在北市府興建逾萬戶社宅中,僅有45戶本身配有冷氣,在六都排名敬陪末座,議員呼籲應...

社子島開發期限展延3年 自救會批違法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昨通過展延社子島開發期限3年,社子島自救會強烈抗議,指北市府試圖展延已被法院判定違法,批內政部成為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