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集體報錯考科...校方道歉 建臺高中擬「3大措施」補救

研究曝氣溫升1度「心血管死亡風險增2%」 醫提醒4招自保

新北推「就業免奔波」區區有據點 侯友宜:打造家庭幸福的基礎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於市政會議表示,就業是家庭幸福的基礎,市府積極打造「就業免奔波」的服務網絡,不僅已實現「區區有據點」,更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提供青年、中高齡與弱勢族群分眾化就業服務。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於市政會議表示,就業是家庭幸福的基礎,市府積極打造「就業免奔波」的服務網絡,不僅已實現「區區有據點」,更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提供青年、中高齡與弱勢族群分眾化就業服務。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擁有全台最多的210萬勞動人口,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於市政會議表示,就業是家庭幸福的基礎,市府積極打造「就業免奔波」的服務網絡,不僅已實現「區區有據點」,更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提供青年、中高齡與弱勢族群分眾化就業服務,讓勞動力不僅就近可得,也更具韌性。

「我們的就業服務據點,現在已經做到每一區都有,不用再奔波。」侯友宜指出,新北市特別針對在地就業需求規劃據點,鼓勵市民多加利用,並積極打造友善職場環境,尤其在中高齡與高齡就業者勞參率持續提升下,已有77家企業取得友善職場認證,但「還有成長空間」,盼企業攜手打造讓長者願意也能穩定工作的環境。

新北市勞工局長陳瑞嘉則於市政會議進行「就業服務 就近服務」專題簡報,回顧自己過去在中彰投分署任內,曾親赴南投爭取設立埔里分站的經驗,強調讓服務主動靠近人民的理念,也正是推動新北就業服務擴點的初衷。

陳瑞嘉指出,目前新北全市已設有8個就服站、16個就服台及5個偏鄉駐點,年底前林口站啟用後,將進一步建構以「30分鐘可達」為目標的就業服務網;未來隨著板橋站搬遷,也將打造「天下第一站」作為服務升級樞紐。

為協助各年齡層勞動者穩定就業,新北市勞工局持續整合中央資源,已在板橋、三重設立「婦女及中高齡續航中心」、「銀髮人才服務據點」,也將青職基地撥交青年局營運,強化青年就業支持。針對青年失業率高、初入職場挫折感重的問題,市府從「青年就業三箭」進化為「青年全方位就業計畫」,補助最高達4萬5000元,鼓勵非典型勞動者轉正職,讓年輕人「不怯志、有方向」。

除普及性服務外,市府亦推動「社會安全網+就業支持網」雙軌並進。陳瑞嘉說,勞工局積極串聯NGO與跨局處資源,協助更生人、高關懷少年、新住民與街友等高關懷族群重返職場,「幫助一個人站起來,也有可能改變一個家庭」。

目前已有超過250家企業響應「顧家好企業」,其中77家通過中高齡及高齡友善職場認證,侯友宜強調,「就業服務非常重要」,這不僅是經濟議題,更關乎社會穩定與家庭幸福,市府會持續把資源用在刀口上,為每一位新北市民找到希望的出口。

青年 重返職場

延伸閱讀

北市議員簡舒培猛攻世壯運「台灣消音」 蔣萬安提一事轟「永遠雙標」

新北限定活動新美館化身藝術餐桌 民眾直呼奇妙

影/新北市府臉書賀14周年 侯友宜上演沙拉擺盤技

中正路更名? 侯友宜:人民的聲音是不要做沒意義的事

相關新聞

新北開放大型重機停機車格試辦 騎士肯定:終於動起來!

為提升大型重機停車可及性,新北市交通局宣布自8月1日起,試辦開放板橋區及新店區的路邊機車格,供大型重機停放。交通局表示,...

綠議員提「兒童工作證」防狼師 侯友宜諾3個月可行評估

近期爆發數起兒虐或違反性平事件,新北議員彭佳芸今質詢提出,比照國外推行兒童工作證制度,補足不適任教師系統漏洞。新北市長侯...

金門縣府否認拖延修復太武山莊 盼與新北合作共創三贏

新北市中和區的「太武山莊」因其歷史背景與建築價值,在2016年被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惟迄今已逾九年,修復工程進度仍...

台北藝穗節開跑 三項歷屆最多 一窺「粉色綿羊」是什麼

台北藝穗節邁入第17屆,今天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記者會,將從8月23日到9月7日,整整16天、共計178組表演團隊、4...

花開盛迎夏 新北兩大菊科花海療癒綻放

盛夏來臨,新北市的菊科花卉迎著陽光熱情綻放,彷彿為城市披上繽紛花毯。新北市景觀處跟大家介紹2處當季花期正盛的公園,包含石...

板橋往返萬華... 下「華翠橋」將多撥一車道 供往北市車輛通行

雙北聯外橋梁華翠橋,為了紓解上下尖峰車流,北市交工處將於24日試辦調撥車道措施,在上午7點到9點調整艋舺大道336巷至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