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廠研製火箭「失控墜落」北海道發射失敗 晉陞集團回應了

台南西羅殿、普濟殿上演廟宇斷交!民政局勸和 信眾喊話由神決定

北市試辦電子圍籬停放腳踏車 議員憂心成oBike之亂2.0

北市議員柳采葳指出,台北市於2024年8月曾公開徵求電子圍籬式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業者來試辦,當時有業者提案但卻未執行。圖/擷取自網路
北市議員柳采葳指出,台北市於2024年8月曾公開徵求電子圍籬式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業者來試辦,當時有業者提案但卻未執行。圖/擷取自網路

台北市交通局研擬試辦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只要在電子圍籬內,即可停放租借,不過此政策聯想到2017年的oBike隨意棄車亂象,北市議員今天在議會質詢,認為即使電子圍籬利用GPS仍有不準的狀況。交通局回應,GPS是否準確也是試辦目的,預計會試辦半年,再進行後續評估。

為了要讓市區內的自行車租借更為方便,北市將試辦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由業者自行規畫停放區、收費方式,並以電子圍籬管控車輛,預計開放最多2家業者參與。不過,令人聯想到2017年時的oBike隨處任意停放等問題。

北市議員柳采葳指出,台北市於2024年8月曾公開徵求電子圍籬式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業者來試辦,當時有業者提案但卻未執行,原計畫的車款為2020年在新北試辦的MOOVO系統,但新北市也於2021年停辦。

柳采葳說,如今北市又要以相同條件公開徵求至多2家業者試辦,若順利將預計於9月上路並試營運至115年2月底,「北市已有YouBike系統為何還想要引進已被新北淘汰的模式?違停亂象可否有解?」

北市議員林亮君說,雖然電子圍籬以GPS規範區域,但是難免會有誤差,依照美國官方研究指出範圍誤差到5公尺,都會區高樓大廈林立又會更大誤差。而北市人行道淨寬1.5到2公尺,更有可能會有誤差狀況。

林亮君舉例,英國倫敦同樣以電子圍籬去規範腳踏車停放,不過根據BBC報導,車輛外溢到電子圍籬區,系統竟還是允許還車。她也說,根據交通大隊統計,去年5331件腳踏車遭拖吊,「北市真的要做好監管和監控,避免影響交通市容。」

交通局長謝銘鴻說明,目前YouBike受限於空間,租借還車都還是需要有柱樁才能,曾考察過新加坡及嘉義、雲林實行電子圍籬方式,也彌補了柱樁不足時的窘境,因此北市才會決議試辦。「當初107年的oBike還沒有這項技術,也會避免重蹈覆轍。」

謝銘鴻說,至於電子圍籬的GPS是否準確,也同樣是試辦的目的,若順利找到試辦業者,預計會試辦半年,再以客觀評估報告分析是否可行。交通局補充,徵求業者期限至6月20日止,評選通過後將於9月1日前完成籌備。

北市議員林亮君舉例,英國倫敦同樣以電子圍籬去規範腳踏車停放,不過根據BBC報導,車輛外溢到電子圍籬區,系統竟還是允許還車。圖/擷取自網路
北市議員林亮君舉例,英國倫敦同樣以電子圍籬去規範腳踏車停放,不過根據BBC報導,車輛外溢到電子圍籬區,系統竟還是允許還車。圖/擷取自網路

電子圍籬 自行車

延伸閱讀

輝達落腳「北士科」 行政院刪地方補助款衝擊公車調度站

輝達進駐北士科恐淪內科塞車惡夢?交通局要出招了

綠不滿蕭美琴被指蹭黃仁勳 柳采葳:「賴皇」玻璃心碎了

綠猛攻「希特勒」爭議 蔣萬安反擊:陳其邁言論恰當嗎?

相關新聞

新北開放大型重機停機車格試辦 騎士肯定:終於動起來!

為提升大型重機停車可及性,新北市交通局宣布自8月1日起,試辦開放板橋區及新店區的路邊機車格,供大型重機停放。交通局表示,...

綠議員提「兒童工作證」防狼師 侯友宜諾3個月可行評估

近期爆發數起兒虐或違反性平事件,新北議員彭佳芸今質詢提出,比照國外推行兒童工作證制度,補足不適任教師系統漏洞。新北市長侯...

金門縣府否認拖延修復太武山莊 盼與新北合作共創三贏

新北市中和區的「太武山莊」因其歷史背景與建築價值,在2016年被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惟迄今已逾九年,修復工程進度仍...

監院糾正北市府剴剴案 市長蔣萬安「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監察院今天針對剴剴案糾正北市府,認為劉姓保母未按時寫寶寶日誌,但文山居托中心訪視員卻紀錄劉「每日填寫」。市長蔣萬安表示,...

台北藝穗節開跑 三項歷屆最多 一窺「粉色綿羊」是什麼

台北藝穗節邁入第17屆,今天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記者會,將從8月23日到9月7日,整整16天、共計178組表演團隊、4...

花開盛迎夏 新北兩大菊科花海療癒綻放

盛夏來臨,新北市的菊科花卉迎著陽光熱情綻放,彷彿為城市披上繽紛花毯。新北市景觀處跟大家介紹2處當季花期正盛的公園,包含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