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華碩漲停為哪樁?市場點名2原因 「這檔高股息ETF」進場助攻

北市「線上觀光」出現上身赤裸阿伯 直播影像傳向世界

議員秦慧珠質疑北市線上觀光效果不佳,畫面甚至有打赤膊阿伯入鏡。圖/議員秦慧珠提供
議員秦慧珠質疑北市線上觀光效果不佳,畫面甚至有打赤膊阿伯入鏡。圖/議員秦慧珠提供

北市疫情時比照國際大城市,陸續設6處「台北觀光即時影像」議員秦慧珠指出,設置時稱「只要一鍵上網,即可觀賞到令人屏息的北市美景」但她發現部分景點定位點在馬路、高架橋、排水溝、工地,甚至在劍潭山微風平台上曾有一名上身赤裸阿伯入鏡,直播影像傳向全世界。觀傳局指出,畫面角度,將再精進改善。

受疫情影響,國際觀光模式改變,北市觀傳局繼紐約、倫敦、東京等國際大城市提供觀光即時影像服務後,也在民國110年6月30日推出「象山看台北-4K即時影像」,更在111年增加大稻埕碼頭、碧山巖、大佳河濱公園、劍潭山微風平台,113年增加貓空指南宮五處景點即時影像。

秦慧珠下午在議會質詢指出,市府建置台北觀光即時影像費用,含租用花費213萬9千元,維護費130萬8千元,總計344萬7千元,預估未來每年,市府局處還需花費10萬元維護費用,她看了影像「遠觀比近看美、夜晚比白天美」更質疑這6處觀光即時影像能吸引觀光客?尤其自動移動鏡頭的即時影像,部分景點定位點在馬路、高架橋、排水溝,甚至工地,令人不解。

秦慧珠說,台北觀光即時影像部分鏡頭對準休憩平台,遊客常無預期入鏡,完全暴露在直播鏡頭前,劍潭山微風平台上就曾有上身赤裸阿伯的直播影像,是否有有侵犯遊客隱私疑慮,甚至有可能出現兒少不宜的畫面?另外,號稱4K高畫質,但部分影像模糊,尤其碧山巖的美麗夜景,非常模糊。

秦慧珠指出,實際計算6處景點線上總觀看人數,白天92人,夜晚114人,她質疑宣傳不佳,執行成效差,無法透過「線上觀光」帶來療癒的視野,還可能讓看過觀光即時影像的遊客對北市觀光卻步,造成負面,觀傳局應該改進。

北市觀傳局長余祥表示,「台北觀光即時影像」是各大電視播報氣象引用來源,日本NHK電視台也來申請授權,針對畫面角度,將再精進改善。

觀傳局也指出,北市也精選台北夜晚、夕陽、煙火等美景剪輯縮時影片,向世界呈現台北之美。至今累積已達1639萬瀏覽人次,其中境外瀏覽比率達四分之一。

例如113年大稻埕夏日節3場煙火線上瀏覽人次共有7.7萬;跨年煙火除晚會網路直播平台播出,另即時影像同時在線人數最高達1.6萬人,當日即時影像總累積線上瀏覽人次共5.3萬人。

觀傳局表示,因天氣因素影響變焦致影像模糊部分,也將加強檢視、調整對焦,景點的選擇也將重新評估,希望讓世界都可以看見美麗台北。

台北觀光即時影像,景點定位點在馬路上。圖/議員秦慧珠提供
台北觀光即時影像,景點定位點在馬路上。圖/議員秦慧珠提供

觀傳局 即時影像 北市

延伸閱讀

世壯運551名大陸選手參賽 議員揭僅193人來台審核通過

朱立倫對反罷免設KPI基層反彈? 秦慧珠駁斥

送陸製快篩試劑做公益被檢舉 北市議員秦慧珠不起訴確定

北市議員秦慧珠送快篩涉賄選 不起訴確定

相關新聞

綠議員提「兒童工作證」防狼師 侯友宜諾3個月可行評估

近期爆發數起兒虐或違反性平事件,新北議員彭佳芸今質詢提出,比照國外推行兒童工作證制度,補足不適任教師系統漏洞。新北市長侯...

金門縣府否認拖延修復太武山莊 盼與新北合作共創三贏

新北市中和區的「太武山莊」因其歷史背景與建築價值,在2016年被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惟迄今已逾九年,修復工程進度仍...

監院糾正北市府剴剴案 市長蔣萬安「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監察院今天針對剴剴案糾正北市府,認為劉姓保母未按時寫寶寶日誌,但文山居托中心訪視員卻紀錄劉「每日填寫」。市長蔣萬安表示,...

輝達進駐北市科恐淪內科塞車惡夢?交通局要出招了

輝達海外總部選定在北士科,但地方憂心將會更塞車,恐惡化成內科2.0。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今表示,交通局因應士北地區交通現...

新北汐止伯爵街14巷沉陷 土木技師提防災情擴大及搶修方案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街14巷疑自來水管破裂,造成地基掏空,路面沉陷與龜裂。新北市議員張錦豪今天表示,會同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

保母姊妹遭判無期徒刑、18年 新北社會局:強化保母四大課程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涉嫌虐死男童剴剴案上月底、本月初密集開庭,合議庭今天宣判,劉彩萱判無期徒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