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近30億新北市美術館今開館 侯友宜: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

新北市美術館於今日開館,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美術館歷經七次流標,最終由建築師姚仁喜以蘆葦意象打造完成,象徵市民共創共享的生活美學平台。新美館董事長劉和然則強調,未來將結合教育推廣,讓學生從小親近藝術,實踐全民美術館理念。
歷時多年籌備、耗資近30億元的新北市美術館,於今日開館,成為新北市第一座城市美術館。新美館座落鶯歌,緊鄰三鶯線捷運鶯歌車站,未來將結合藝文、觀光與交通優勢,成為推動地方創生與城市美學的新基地。
開館典禮由新北市長侯友宜、新北市美術館董事長劉和然與館長賴香伶共同主持,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及多位國際藝術機構代表出席,包括東京森美術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荷蘭Nieuwe Instituut等五位國際顧問團成員,展現新美館「立基在地、面向國際」的文化定位。
侯友宜表示,新美館不僅是三鶯文化走廊的起點,更是市民共享的藝術平台。他感謝建築師姚仁喜團隊將蘆葦意象化為建築語言,克服施工困難、歷經七次流標,最終呈現出令人驕傲的藝術場域。「新美館不只是建設里程碑,更是生活美學的實踐空間,讓市民參與、共享、共榮」,他強調未來將結合教育、觀光與產業,讓藝術成為城市的一部分。
李靜慧指出,文化設施往往需長期規劃,新美館歷經多年,終於在全民的期待下誕生,這不僅是建築成就,也代表著在地文化與風土的具體呈現,「等待是值得的」。
賴香伶表示,新美館是眾人心力匯聚的成果,感謝市府、文化部與地方社群的支持。她說:「我們希望這裡是可以被親近、反思、分享的公共場域,讓藝術從小紮根,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劉和然則強調,新美館是全民參與的美術館,從組織規劃、展覽設計到互動空間的打造,皆秉持開放共創的精神,未來也將與教育局合作,推動校外學習計畫,讓每位學生都能走進美術館,感受藝術的力量。
新美館開館同步推出四檔展覽。包括典藏研究展「往來/照見」、國際主題策展「基進城市」、親子互動展「再自然不過的事」,以及委託創作計畫「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其中「基進城市」展覽以全球南方視角回應都市空間議題,匯聚25組國內外藝術家,展現新北多元文化與城市轉型樣貌。
此外,新美館強調智慧與永續,導入電子看板、人流統計、多語系語音導覽,並取得綠建築標章,打造結合環境、生態與科技的藝文生態園區。「再自然不過的事」展覽則以開放式空間,邀請民眾與藝術家共創,呼應園區生態環境,強化與自然的連結。
新美館建築設計由姚仁喜操刀,以蘆葦為意象,結合自然景觀與公共空間,打造市民可親近的美術館空間。全館總經費約29.4億元,除主館外,還包含戶外園區、新美聚所與新美聚場,未來將發展駐館計畫,促進藝術交流與創作實驗。
美術館位置鄰近捷運三鶯線鶯歌站,侯友宜表示三鶯捷運目前已進行動態測試,預計年底完工、明年通車,未來將大幅提升交通便利性,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與藝術愛好者前來。
「讓新美館被看見,讓台灣被世界看見,這是我的心願。」侯友宜說,未來新北市將投入更多資源,持續推動文化發展,打造城市成為藝術與創意的重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