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國民黨團長照座談會提建言 新北長照處箭在弦上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今天舉行新北市高齡政策變革與展望座談會,力促新北成立長照處。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今天舉行新北市高齡政策變革與展望座談會,力促新北成立長照處。記者葉德正/攝影

台灣今年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新北老年人口今年更已超過77萬人,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推動新北市成立長照專責機構,今天邀請業者、公會座談提建議,都認為單一窗口,可減少行政流程,並提供更專業服務,新北成立長照處,箭在弦上。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長期照顧需求人數增加,為因應未來龐大的長照需求,除積極布建居家式、社區式及住宿式服務外,並持續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顧、強化失智症照顧量能等服務,本府研議評估「長照專責機關」,由社會局、衛生局正展開政策研究與評估長照處成立,以建立更完善長照整合體系。

市議會國民黨團今天在議會舉行「新北市高齡政策變革與展望」座談會,書記長王威元指出,新北老年人口數最多,最先遭遇超高齡社會的困境與挑戰,更應積極面對,現在作為不僅要解決未來問題,更彌補過去不足,若能率六都之先,把長照工作做好,對業界、政府,更對人民能夠減輕很多負擔。

王威元也說,長照不是只是提供居住、醫療照護,背後的食衣住行生活需求,都是可以納入思考的角度,不只照顧生理,也要照顧心理,帶動產業發展。

議員劉美芳則說,整合單一窗口,有利整合跨局處業務,並減少民眾來回奔波困擾,另新北城鄉差距大,專責單位可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策略,避免資源過度集中都會區。

議員黃心華、江怡臻、林國春也指出,高齡政策包含多種面向,從居住問題到慢性病照顧,都需要各界提出建議,未來統籌分配稅款新北將增加374億元,除基礎建設,更將用在社福政策,他們會持續爭取成立長照處。

現場業者代表之一耆寓日照中心董事長盧允中指出,長照2.0走了快10年,相關服務費用與當初相同,但這5年通膨巨變,他建議可以比照油價,建立相關審議委員會,有助於業者承擔更大社會責任,提供更好創新服務。

盧允中說,過去長照業務由衛政、社政合作分工,若成立綜合性機構,有很多流程要會各不同單位,非常耗時,若其中一個單位有意見,又要重來,成立專職單位溝通會比過往快速,尤其不同縣市地方差異化巨大,在經營成本也有不同,專責單位可因地制宜,制定出更符合民眾需求的服務。

新北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燕慧則說,成立專責單位,可以聘請專職人員參與政策設計,物理治療師在長者賦能扮演關鍵角色,新北平均每萬人口僅有3.3名物理治療師,低於全國平均3.7,更遠低北市6,成立專責機構,可彌補人力需求。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今天舉行新北市高齡政策變革與展望座談會,力促新北成立長照處。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今天舉行新北市高齡政策變革與展望座談會,力促新北成立長照處。記者葉德正/攝影

長照 老年人口

延伸閱讀

南投老人多長照需求增 暨大免費培訓照服員就近考照

新北啟動招牌整頓 店家、民代盼配套到位減衝擊

台南六甲區綜合長照中心動土 2027年完成設立

新北鶯歌無眼科 衛生局:醫養園區複合門診納評估

相關新聞

新北開放大型重機停機車格試辦 騎士肯定:終於動起來!

為提升大型重機停車可及性,新北市交通局宣布自8月1日起,試辦開放板橋區及新店區的路邊機車格,供大型重機停放。交通局表示,...

綠議員提「兒童工作證」防狼師 侯友宜諾3個月可行評估

近期爆發數起兒虐或違反性平事件,新北議員彭佳芸今質詢提出,比照國外推行兒童工作證制度,補足不適任教師系統漏洞。新北市長侯...

金門縣府否認拖延修復太武山莊 盼與新北合作共創三贏

新北市中和區的「太武山莊」因其歷史背景與建築價值,在2016年被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惟迄今已逾九年,修復工程進度仍...

監院糾正北市府剴剴案 市長蔣萬安「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監察院今天針對剴剴案糾正北市府,認為劉姓保母未按時寫寶寶日誌,但文山居托中心訪視員卻紀錄劉「每日填寫」。市長蔣萬安表示,...

輝達進駐北市科恐淪內科塞車惡夢?交通局要出招了

輝達海外總部選定在北士科,但地方憂心將會更塞車,恐惡化成內科2.0。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今表示,交通局因應士北地區交通現...

新北汐止伯爵街14巷沉陷 土木技師提防災情擴大及搶修方案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街14巷疑自來水管破裂,造成地基掏空,路面沉陷與龜裂。新北市議員張錦豪今天表示,會同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