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團體倡與林蔭共存 建議兒童遊戲場小而分散別大而集中

各縣市近年廣設公園與兒童遊戲場,許多家長反映,遮蔭性不足的酷熱環境,擔心孩子中暑與燙傷。森林城市協會建議在遊戲場規畫中,找回林蔭共存的可能,以南北向長條型規畫取代方圓,林蔭則在場地東西兩側。
最近天氣轉熱,許多人直呼「愈來愈有夏天的感覺」,假日的新北新莊區的頭前運動公園人氣很旺,不少民眾來使用設施或散步。76歲李先生住頭前運動公園附近,每天上午固定到公園使用運動設施,他說,運動設施旁若有樹木,遮蔭效果有顯著作用,他常到公園活動,他會想赤腳踩礫石池,夏天實在熱到無法踩,建議礫石池上方能有更完整的遮蔭。
讀小二的黃小弟說,他很喜歡到公園,但天氣太熱,會讓人懶洋洋的,加上之前曾有中暑經驗,讓他對大熱天到公園有點恐懼。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說,高雄等城市的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有規範綠地、水域等綠覆率要高於6成,不是每個城市都有類似要求或落實,隨時大環境天氣愈來愈熱,公園的林蔭、綠覆率更顯重要。
莊也說,遊戲場遮蔭性不足,過度的酷熱環境,可能導致兒童中暑與燙傷。新式的兒童遊戲場,即便挑戰性與可玩性提升了,但過多的塑膠、水泥、金屬材質,人工化的景觀規畫,會讓都市兒童離自然愈來愈遠。
莊傑任建議,林蔭遊戲場規畫可掌握幾項重點,建議遊戲設施以小而分散,取代大而集中,將遊戲設施分成小單元,搭配綠帶、植樹,靠步道串聯,就能有機會營造出4米寬綠帶。場地規畫以長條型布局取代方圓型,場地應規畫南北向,林蔭則在場地東西兩側。種植樹冠高大寬敞、開展型大喬木,例如樟樹、雨豆樹都是傘型樹種。
如果已經是既有大樹在公園,要避免樹木傷害,可透過動線設計來兼顧各方需求,例如將遊戲場選擇在既有樹林的東或西兩側,而非正下方,不要把遊戲場放在樹的正下方,若還鋪了水泥鋪面,就易讓樹窒息死亡,一旦樹木生病倒塌,林蔭也消失了。
新北市政府回應,公園或遊戲場遮蔭設計上以種植樹木為主,除提供遮蔭,也可增加景觀綠化,並於適當地點設置遮陽設施或涼亭等提供遮蔭。在遊戲場遊具結構選用上,除考量安全性會採用金屬外,餘採用自然材質如沙、礫石、樹皮或木頭等,創造自然充滿綠蔭的遊戲空間,若現有公園遮陽設施不足,在不影響遊戲場安全下,適度增設遮陽設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