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算命師恐被取代?他實測AI看手相「超神準」嚇壞了 網:超有潛力

NBA/約柯奇「準大三元」克服15分落後 金塊延長賽驚險退快艇

濃霧鎖交通 金門小三通停駛 多航班取消或延遲

新北拚特色公園 民團:降溫設施、青少年需求納入規畫

特公盟指出,民眾反應溫度問題不斷,晚間測溫溫度還是高。本報資料照片
特公盟指出,民眾反應溫度問題不斷,晚間測溫溫度還是高。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特色共融公園,截至目前已完成228座,全國數量最多,預計在2026年底提前完成原定2030年的250座全齡或特色共融公園目標。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提醒,應納入青少年需求與高溫因應設計。

特公盟指出,新北挑戰性設施偏少,青少年戶外空間不足,兒童長大後無處可玩;另因應氣候變遷,應將遮蔭、降溫等設施納入設計與預算,避免遊戲場因高溫變得難以使用,呼籲市府強化前期規畫、聆聽兒童與民間意見。

特公盟指出,台灣氣候日益炎熱,公園設施在夏季中午幾乎難以使用,民眾經常反映「晚間測量都還是很熱」,因此主張應將遮陽設施、降溫設計自建置階段就納入預算與工程思考,包含使用透氣材質、增設遮蔭設備、水霧系統、鋪面與植栽配置等,避免高溫壓縮公園的使用時間。

此外,特公盟也倡議設置簡單的「水遊戲場」與公共飲水設備,讓孩童在炎熱天氣下仍能安心玩耍。

特公盟指出,目前新北市挑戰性公園比率偏低,缺乏針對青少年設計的空間與設施。聯盟強調,「兒童會長大」,兒童與青少年的遊戲需求不同,呼籲市府應納入「挑戰性公園」規畫,避免出現孩童長大後,公園便無處可玩、轉而放棄使用的情況。

特公盟建議,應更多舉辦針對兒童的遊戲場工作坊,透過友善兒童的引導方式,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遊戲場的想像,進一步作為設計者的參考依據。「孩子與大人想的不一樣,設計上要多聽小孩的聲音,使用率才會高。」

特公盟也補充,部分熱門設施如彈跳床雖然維修頻繁,但受孩童喜愛,若僅因維護困難而排除,反而會減低公園吸引力。

特公盟指出,目前新北市雖已設有不少特色公園,但多數為中小型規模,缺乏整體都市與土地資源的盤整。相較之下,桃園市就曾透過前期整體規畫設立衛星型與旗艦型公園,不僅設施更具多元性,亦提升鄰里間的互補效益。他們建議,新北要做整體土地盤整及都市規畫,還有了解市民需求,才可以打造出全齡適用及符合社區互補效益的公園。

特公盟也期盼,未來政府在規畫公園時,能更積極邀請長期關注兒童空間與遊戲權益的民間團體參與決策,結合地方需求與專業建議,讓每一座公園都更貼近使用者真正的期待。

特工盟指出,應使用透氣材質、增設遮蔭設備、水霧系統、鋪面與植栽配置等,避免高溫壓縮公園的使用時間。本報資料照片
特工盟指出,應使用透氣材質、增設遮蔭設備、水霧系統、鋪面與植栽配置等,避免高溫壓縮公園的使用時間。本報資料照片
特公盟指出,新北挑戰性設施偏少,青少年戶外空間不足,兒童長大後無處可玩。本報資料照片
特公盟指出,新北挑戰性設施偏少,青少年戶外空間不足,兒童長大後無處可玩。本報資料照片
特公盟也倡議設置簡單的「水遊戲場」與公共飲水設備,讓孩童在炎熱天氣下仍能安心玩耍。本報資料照片
特公盟也倡議設置簡單的「水遊戲場」與公共飲水設備,讓孩童在炎熱天氣下仍能安心玩耍。本報資料照片

延伸閱讀

避開人擠人!新北八里「柚花秘境」清香四溢 假日踏青首選

新北幽靈連署 國民黨區黨部執行長書記志工4人聲押

新北幽靈連署 李坤城罷免領銜人交保怒斥「民進黨就是瘟疫」

侯友宜訪日返台 取經盼新北大巨蛋案促經濟繁榮

相關新聞

新北科技抓噪音 民怨未改車卻挨罰

噪音是新北市陳情之冠,近5年陳情逾3萬3千件,市府以科技執法取締,今年預計增加到210處。近期很多民眾陳情被罰車輛原廠未...

北市社子島開發案環評 被判撤銷

社子島禁建逾50年,開發案在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任內通過環評,引發百餘名居民反彈並組自救會提訴願及行政訴訟救濟,柯因此被批...

京華城申請都審變更 撤銷20%容獎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弊案等案仍羈押中,台北副市長李四川昨證實,負責此開發案的鼎越公司本月9日已申請撤銷20%容...

新北交通事故 去年1163童受傷

新北市去年未發生0至12歲兒童交通事故死亡事故,卻有1163名孩童受傷。靖娟基金會指機車接送是兒童事故主因之一,呼籲家長...

外送雲端廚房隱身五金行..北市僅列管55家挨轟管理消極

外送夯,無實體店面的雲端廚房稽查難,議員洪婉臻調查,北市建置食藥妝地圖iMap,雲廚廚房若違食安根本沒揭露,兩大外送有2...

北市二殯火化量冠全國 無空汙即時監測

北市3座焚化廠設有連續自動監測系統(CEMS),掌握空氣品質,但北市火化量全國居冠,第二殯儀館卻無設置。殯葬處預計明年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