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紐西蘭液態乳零關稅來台 鮮乳仍貴爆?4成利潤流入他們口袋

美中貿易談判進行中?川普脫口「今早已開會」 陸外交部再打臉

北市迎大都更時代條件再放寬 副市長李四川:鼓勵所有老房快都更

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將放寬三條件促防災型都更。本報系資料照/記者陳正興攝影
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將放寬三條件促防災型都更。本報系資料照/記者陳正興攝影

北市府進入「大都更時代」,去年推出都更第6箭防災型都更專案後,北市更新處因應0403大地震發生,提出三大修正,經送北市都委會審議通過,預計第二季公告生效,包含1974年前申請建照且領有使照的老舊建物可享防災型都更獎勵,迄今已有24件都更案申請,預估案量將持續增加。

都市更新處去年3月28日公告「擬定台北市防災型都市更新細部計畫案」,隔日生效,後續0403大地震凸顯老舊建築面臨震災的迫切重建需求,因此研擬三大修正方向,並提案都委會昨審議。

更新處指出,一是擴大免辦耐震評估適用對象,原本僅1974年2月15日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訂定發布前「領有使照的建築物」,經參採內政部「都市更新條例」第65條修正內容,現在放寬以申請建照的時間點認定,即1974年2月15日前「已申請建照且領有使照的建築物」可免耐震評估。

更新處說,二是修訂特定區域適用條件,一般基準容積以2倍為上限,產專區(聚)基準容積300%加都更獎勵,最高上限450%,導致容積介於450%至600%者無法適用防災型都更專案。

更新處提到,因此修正為基準容積加計都更獎勵及防災都更獎勵逾450%者,可提請都市更新審議放寬,使南港區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聚)內老舊聚落可享該計畫獎勵,包含13處工業區、111個更新單元共52.56公頃。

更新處表示,三是增加申請彈性,原要求若實施方式採權利變換須事權併送,但民眾反映希望先確定容積獎勵再做權利變換,考量都更時間長、實務執行,因此放寬由實施者自行決定報核方式,事權分送或併送,並要求若採事權分送者,權變計畫須於1年內提送報核,以維持案件推展速度。

南港區西新里長胡家瑒說,南港全區都在做都更,他遇到許多狀況是,防災型都更以1974年2月15日作為分水嶺,一刀畫下去,變成是全無或全有的差別,差1天者就沒有30%容獎,直言會有相對剝削感。他建議可做階梯式容積獎勵,這天至1999年9月21日地震期間可給另一個級距如20%。

更新處回應,防災型都更獎勵是給予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結果ID值小於0.35者,該計畫是1974年2月15日前免測,在這之後的案件,只要符合條件也可申請。

都委會主席、副市長李四川說,今年最重要是希望都更往前走,鼓勵所有老舊房子,尤其耐震不足的建物盡快都更。人民陳情部分,都發局納入檢討,如果經過研擬,有必要再提修正。

北市府 都市更新 都更

延伸閱讀

台北玫瑰展見證金婚夫妻 李四川自曝這天結婚滿40年

影/台北玫瑰展花朵盛開 結婚40年的李四川誓言拚金婚

李四川與劉和然誰適合選2026新北市長? 台北市長蔣萬安:別挖坑給我

李四川也力挺 傳3黨秘書長拱盧秀燕選國民黨主席?親盧人士這麼說

相關新聞

方濟各逝世 蔣萬安不捨:最拚命、親民的教宗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也在臉書哀悼,提及稍早得知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

北市挖路施工違規惹民怨議員質疑罰不怕 籲提高規費、慣犯罰則

道路頻挖補惹民怨,北市平均一年有6400件挖路案,但近年平均違規率仍有6%,議員更發現,新工處近5年13件挖路申請案中,...

大巨蛋園區5月起戶外禁煙 世壯運北市26場館外吸菸恐挨罰1萬

雙北世壯運將於5月17日登場,台北市衛生局公告新增「台北體育園區、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網球中心」3處室外場所,5...

侯盧會交流市政 新北與台中互稱兄妹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赴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會面交流市政,主題是美術館開幕和國民運動中心建置;盧希望月底文化局赴新北參...

關稅風暴提解方被綠批算計 新北反擊:別只想解決提方案的人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四大行動方案,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面對挑戰,中央與地方、執政與在野應當齊心協...

魚蟹數量激增!新北碧潭堰魚道助生態轉骨 遊客:看魚衝浪好紓壓

春天腳步到來,新北新店溪碧潭堰下游的魚道熱鬧非凡,站在岸邊就能看到魚群游動,準備覓偶產卵,遊客透過觀景窗欣賞魚兒衝浪,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