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金散步「遭內褲套頭」丟臉到當場趴地崩潰!網笑翻:狗狗瞬間社死了

中和男訪弟敲門無回應!開門驚見「陳屍沙發」有屍斑

很多人不知道!全家超商推1隱藏服務 眾人大讚:太佛、太貼心

防火巷違停沒辦法?停車供需與消防安全拉鋸 議員:適度調整

有民眾指出,停車格不足,在防火巷違停是無奈之舉,多數駕駛會儘量靠邊停放。記者張策/攝影
有民眾指出,停車格不足,在防火巷違停是無奈之舉,多數駕駛會儘量靠邊停放。記者張策/攝影

隨著新北市汙水接管普及,部分巷弄空間變寬敞,違規停車問題也隨之加劇。不少市民向議員陳情,認為防火巷應保持暢通,以免影響救災;也有民眾指出,停車格不足,違停是無奈之舉,多數駕駛會盡量靠邊停放,兩派意見在拉扯。

對於違停問題,新北市工務局表示,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規定,住戶不得在防火巷內停車,違者經勸導未改善,將依法開罰。處理流程上,接獲通報後,工務局會先確認土地屬性,若確定屬防火巷,將請管理委員會勸導,若仍未改善,才會進一步處理。

此外,工務局指出,防火巷屬社區範圍,並不適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因此交通大隊無法直接取締,違規處理仍以社區自治為主。至於是否設置禁止停車標示,工務局表示,由於防火巷位於私人建築基地內,無法比照公眾道路畫設紅線或標示,管理責任應由建築物所有權人負責。

工務局也鼓勵市民透過1999專線或市長信箱通報違規,並強調每年舉辦法令宣導會及透過社群媒體加強宣導,希望提升民眾對防火巷管理的法規認知。

對於防火巷停車如何管理,市民看法兩極。37歲朱姓男子認為,防火巷停車不可取,「哪天發生火災救援不及就出事了。」43歲劉姓婦人說,寧願多走一點找車位,也不能影響消防救援。

然而,部分民眾認為現實考量難以避免違停。62歲王姓婦人說,附近停車格都滿了,也只能停防火巷,會盡量靠邊不影響消防車。53歲陳姓男子表示,雖然知道不該停,但停車格不足,實屬無奈。51歲郭姓男子也認為,台灣地狹人稠,會停防火巷的主因還是車位不足,並非為了省停車費。

對於防火巷違停爭議,新北市議員黃心華表示,防火巷設置目的在於防止火勢蔓延、確保救災暢通,現階段仍應維持防火巷淨空。他也指出,隨著建築防火性能提升及救災技術進步,未來或許可探討適度調整使用方式,在不影響消防安全前提下,兼顧居民日常需求。

有民眾指出,停車格不足,在防火巷違停是無奈之舉,多數駕駛會儘量靠邊停放。記者張策/攝影
有民眾指出,停車格不足,在防火巷違停是無奈之舉,多數駕駛會儘量靠邊停放。記者張策/攝影
隨著新北市汙水接管普及,部分巷弄空間變寬敞,違規停車問題也隨之加劇。記者張策/攝影
隨著新北市汙水接管普及,部分巷弄空間變寬敞,違規停車問題也隨之加劇。記者張策/攝影
因防火巷違停日益嚴重,不少市民向議員陳情,認為防火巷應保持暢通,以免影響救災。記者張策/攝影
因防火巷違停日益嚴重,不少市民向議員陳情,認為防火巷應保持暢通,以免影響救災。記者張策/攝影
工務局也鼓勵市民透過1999專線或市長信箱通報違規。記者張策/攝影
工務局也鼓勵市民透過1999專線或市長信箱通報違規。記者張策/攝影

停車格 違停

延伸閱讀

物流車違停堵巷道 司機嘆為難:專用車位規畫迫在眉睫

新北推人行道淨寬改善 變電箱該搬去哪是挑戰

台南重機男違停買海鮮粥被開單 火大直衝派出所找主管理論

桃園北區為何看不到拖吊違停?市府提醒:一樣告發

相關新聞

方濟各逝世 蔣萬安不捨:最拚命、親民的教宗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也在臉書哀悼,提及稍早得知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

北市挖路施工違規惹民怨議員質疑罰不怕 籲提高規費、慣犯罰則

道路頻挖補惹民怨,北市平均一年有6400件挖路案,但近年平均違規率仍有6%,議員更發現,新工處近5年13件挖路申請案中,...

大巨蛋園區5月起戶外禁煙 世壯運北市26場館外吸菸恐挨罰1萬

雙北世壯運將於5月17日登場,台北市衛生局公告新增「台北體育園區、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網球中心」3處室外場所,5...

侯盧會交流市政 新北與台中互稱兄妹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赴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會面交流市政,主題是美術館開幕和國民運動中心建置;盧希望月底文化局赴新北參...

關稅風暴提解方被綠批算計 新北反擊:別只想解決提方案的人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四大行動方案,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面對挑戰,中央與地方、執政與在野應當齊心協...

魚蟹數量激增!新北碧潭堰魚道助生態轉骨 遊客:看魚衝浪好紓壓

春天腳步到來,新北新店溪碧潭堰下游的魚道熱鬧非凡,站在岸邊就能看到魚群游動,準備覓偶產卵,遊客透過觀景窗欣賞魚兒衝浪,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