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機組員都敢偷!空服員揭竊賊手法:登機前後都有潛在危機

MLB/「爸」氣來了!大谷翔平狂掃3長打 道奇2位赫南德茲開砲致勝

星期人物/教宗辭世交接期 攬權的法雷爾樞機接班有望?

拆除大隊臥虎藏龍 他有律師資格當同事後盾

新北市拆除大隊法務科科員曾三展說,依法行事卻要遭受攻擊甚至上法院,相當委屈。圖/曾三展提供
新北市拆除大隊法務科科員曾三展說,依法行事卻要遭受攻擊甚至上法院,相當委屈。圖/曾三展提供

拆違章建築雖是執行公務,卻容易得罪人甚至興訟,新北市工務局拆除大隊法務科科員曾三展具律師資格,他坦言,拆除大隊「滿常被告」,他負責協助第一線的「戰士」在法庭上捍衛執法正當性。

現年40歲的曾三展,在2014年同時考上律師與公務員,當時正值律師市場競爭激烈,他選擇進入公部門,成為新北市工務局一員,拆除大隊則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曾三展回憶,當時剛踏入社會,對拆除業務感到些許擔憂,但年輕時總覺得該衝一衝、試試看,沒想到一待就是十多年,見證這個單位的辛勞與困難。

在拆除大隊的法務科,他主要工作是處理與拆除相關的民事訴訟及國賠案件,較少親自參與拆除行動。

面對層出不窮的訴訟,曾三展的專業背景發揮了關鍵作用,他說,拆除違建是依法行政,部分法官對第一線較陌生,對現場情況較難體會,因此會問很多細節,有時公務員較難精確回答,可能在第一審判敗訴。

曾三展也說,有些案件因法令適用範圍、建築年限問題較為模糊,確實會遇到舉證困難狀況,導致拆除單位敗訴,「還好那件案子當時還沒執行,否則影響會更大。」

拆除大隊人員面對的困境,不只是被住戶敵視,執行過程稍有爭議就可能被提告。例如,有些違建處於較私人的空間,同仁現場勘查時可能未注意到自己已走進室內,結果違建人就提告。

曾三展解釋,這類案件通常法官也會認同是在執行公權力,但過程中仍要頻繁往返警局作筆錄或上法院,對第一線同仁來說是極大的心理壓力。

「有時候看到起訴書的理由,真的讓人難以接受,前線真的很辛苦,執法卻還要一直跑法院,需要更多鼓勵與支持。」曾三展表示,拆除大隊的同仁在業務屬性上與違建人處於對立面,執行拆除的過程中,不僅會遭遇民眾情緒性的謾罵,有時甚至會被威脅或恐嚇,讓不少人感到挫折。

他形容,拆除大隊同仁處境像是「在前線衝鋒的戰士」,他則是「後方提供支援的法師」,希望透過專業法律知識,為同仁提供保障,讓他們在執行公務時不會因法律問題而擔憂。

拆除違建的困難不只是現場執行,相關法規的適用也存在盲點。曾三展指出,建築法的適用範圍與生效時間,對某些較舊的建築違建案來說,仍存在灰色地帶。例如,某些建築物是在都市計畫發布前興建,法令尚未生效,這類案件要舉證違法性就更困難,也可能導致判決對拆除隊不利。

拆除大隊副總工程司林奕佐也表示,過去拆除隊的成員大多具備土木或建築背景,對於法律相關問題較不熟悉,遇到訴訟時往往感到棘手、心累,單位內有獨立的法務科,能讓同仁執行公務更有後盾。

新北市拆除大隊法務科科員曾三展是羽球高手。圖/曾三展提供
新北市拆除大隊法務科科員曾三展是羽球高手。圖/曾三展提供

建築 違建

延伸閱讀

新北拆違建多間套房 屋主輕生 拆除大隊坦言壓力大

燈篙林道人氣旺...驚傳促進會辦公室違建要拆 吳宗憲立委協助解決

平鎮運動公園混凝土塊掉落 2個月加強完成補強

失火燒出違法隔間…中和公寓「1戶分7間雅房」 工務局稽查將開罰

相關新聞

方濟各逝世 蔣萬安不捨:最拚命、親民的教宗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也在臉書哀悼,提及稍早得知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

北市挖路施工違規惹民怨議員質疑罰不怕 籲提高規費、慣犯罰則

道路頻挖補惹民怨,北市平均一年有6400件挖路案,但近年平均違規率仍有6%,議員更發現,新工處近5年13件挖路申請案中,...

大巨蛋園區5月起戶外禁煙 世壯運北市26場館外吸菸恐挨罰1萬

雙北世壯運將於5月17日登場,台北市衛生局公告新增「台北體育園區、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網球中心」3處室外場所,5...

侯盧會交流市政 新北與台中互稱兄妹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赴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會面交流市政,主題是美術館開幕和國民運動中心建置;盧希望月底文化局赴新北參...

關稅風暴提解方被綠批算計 新北反擊:別只想解決提方案的人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四大行動方案,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面對挑戰,中央與地方、執政與在野應當齊心協...

魚蟹數量激增!新北碧潭堰魚道助生態轉骨 遊客:看魚衝浪好紓壓

春天腳步到來,新北新店溪碧潭堰下游的魚道熱鬧非凡,站在岸邊就能看到魚群游動,準備覓偶產卵,遊客透過觀景窗欣賞魚兒衝浪,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