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親曝關稅談判進展!美國財長指和印、日、韓討論順利 未提及台灣

索馬利亞不認台灣護照「30日起禁入境」 外交部:中國唆使

是你嗎!大樂透1億元頭獎1注獨得 竟開在台北有錢人最多的地方

新北拆除執照創新高加速推動都更 公會:正視地下監測、鄰損

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建案林立。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建案林立。記者張策/攝影

內政部統計顯示,去年全台核發住宅類拆除執照達3753件,其中新北市核發1124件,創下新高,較2023年的706件增加418件,顯示新北市的都市更新進程加速。都市更新的推進雖能翻新老屋、提升居住安全,但同時也伴隨施工風險與居住成本上升等問題,成為關注焦點。

新北市議員黃心華指出,危老都更基地多數狹小,且緊鄰老舊建築,若施工不慎,恐導致鄰房傾斜或地基受損。他特別提及新北部分地區地質條件特殊,例如砂質土層與高地下水位,施工風險更高,建議市府應訂定更嚴格的開挖審查與監測規範,以避免類似去年三重發生的工安事件再度上演。

對此,工務局施工科長陳俊翰表示,市府已要求拆除廠商遵循環保局噪音管制規定,並做好安全維護措施。此外,面積較大的營建廢棄物將在現場分類,可回收的磚塊、混凝土等將送至合法土質場處理,廢鋼筋、水管與玻璃等則交由環保體系回收,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認為,單純拆除老舊建築通常不會對鄰房造成嚴重影響,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重建時的地下室開挖工程。他強調,若與鄰地過近或未妥善評估地下水與土壤結構,可能導致鄰房下陷或受損,因此施工前的調查與監測尤為重要。

都市更新帶來建築品質提升,但房價與租金上漲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黃心華指出,老屋翻新後價格勢必上揚,租金也可能隨之上漲,恐讓經濟弱勢的居民被迫遷往更偏遠地區。他呼籲市府應積極推動社會住宅等多元居住方案,確保都更的效益能被更多市民共享。

針對都更拆除帶來的影響,居民看法不一。住在新北市中和區的56歲李姓婦人擔心施工安全,認為「三重曾發生地基下陷事件,房子是我們一輩子的積累,當然會怕。」但也有支持的聲音,同樣住在中和區的47歲牛姓男子則認為,「這裡很多老房子早該改建,很多都漏水或水管老舊,都更後住起來會更安心。」

議員劉美芳則表示,目前尚未接獲較大民怨,並認為在板橋、中永和等人口密集的地區,由於新建土地有限,都市更新是改善居住環境的必要手段。

新北市近年掀起一股都更熱,板橋等區新大樓林立。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北市近年掀起一股都更熱,板橋等區新大樓林立。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北市近年掀起一股都更熱,板橋等區新大樓林立。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北市近年掀起一股都更熱,板橋等區新大樓林立。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店家推出出清活動。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店家推出出清活動。記者張策/攝影

建築師 都更

延伸閱讀

影/新北7貓遭虐棄屍抓到疑涉案小黃司機 今依違反動保法送辦

新北罷免立委傳死人連署 侯友宜:委員會定要秉公辦理

新北市國中小藝才班招生開跑 3月17日起報名估錄取1172名

影/好像拍電影!新北警攔路借民車追捕三條通 路旁大叔英勇擒拿

相關新聞

方濟各逝世 蔣萬安不捨:最拚命、親民的教宗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也在臉書哀悼,提及稍早得知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

北市挖路施工違規惹民怨議員質疑罰不怕 籲提高規費、慣犯罰則

道路頻挖補惹民怨,北市平均一年有6400件挖路案,但近年平均違規率仍有6%,議員更發現,新工處近5年13件挖路申請案中,...

大巨蛋園區5月起戶外禁煙 世壯運北市26場館外吸菸恐挨罰1萬

雙北世壯運將於5月17日登場,台北市衛生局公告新增「台北體育園區、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網球中心」3處室外場所,5...

侯盧會交流市政 新北與台中互稱兄妹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赴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會面交流市政,主題是美術館開幕和國民運動中心建置;盧希望月底文化局赴新北參...

關稅風暴提解方被綠批算計 新北反擊:別只想解決提方案的人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四大行動方案,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面對挑戰,中央與地方、執政與在野應當齊心協...

魚蟹數量激增!新北碧潭堰魚道助生態轉骨 遊客:看魚衝浪好紓壓

春天腳步到來,新北新店溪碧潭堰下游的魚道熱鬧非凡,站在岸邊就能看到魚群游動,準備覓偶產卵,遊客透過觀景窗欣賞魚兒衝浪,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