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整理包/2025城鎮韌性演習北中南時程、避難指引一次看 違規最高罰15萬

32歲女星陳屍公寓9月無人知 生前最後訊息「幫我祈禱」成永別

桃園最「富」區曝光! 在地人感慨:20年前什麼都沒有

北市校園設光電球場意願低2年僅5校 發電效益差、居民反對成阻力

教育部近年力推光電風雨球場,但北市天氣多雨效益不佳導致廠商投標意願低,近兩年僅5校響應興建,教育局表示,若廠商因潮濕多雨且學校空地面積有限認為無投資效益且無活動中心學校,教育局會編列預算助建置光電球場,預計今年共有7校建置。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部近年力推光電風雨球場,但北市天氣多雨效益不佳導致廠商投標意願低,近兩年僅5校響應興建,教育局表示,若廠商因潮濕多雨且學校空地面積有限認為無投資效益且無活動中心學校,教育局會編列預算助建置光電球場,預計今年共有7校建置。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部近年力推光電風雨球場,但北市天氣多雨效益不佳導致廠商投標意願低,近兩年僅5校響應興建,議員建議,目前還有很多學校未有室內運動空間或空間不足,教育局應先以設置風雨球場為主,不應強求設置光電風雨球場。教育局表示,尊重各校選擇,若校方選擇光電球場但無廠商投標,也會編列預算協助。

目前政策主要是由業者出資興建,讓學生享有遮陽避雨的運動空間,同時透過賣電回饋學校經費,但北部四季多雨發電效益不如南部,加上緊鄰住宅高樓大廈恐擋住陽光照射,周邊居民也會憂心光電板產生光害,削弱廠商投資意願,近年來只有1家廠商投標,近2年來僅有5校設置。

議員曾獻瑩指出,學校再推動光電球場常受阻,就曾接獲陳情有學校曾試圖推動,但當地居民認為光電設施不僅影響校園景觀,還可能帶來反光干擾,甚至在說明會上拍桌抗議。而位於北投區關渡國中光電風雨球場也曾因反光問題引發民怨,最終在光電板上加上黑色薄網、綠色薄膜解決,但也影響發電效能。

教育局為改善校園活動空間場域推動風雨球場計畫,但若學校已設有活動中心就不符合補助標準,莊姓家長表示,孩子曾抱怨每到冬天、梅雨季體育課常受天氣影響,若同時使用活動中心或穿堂的人多,就只能在教室看影片,「一學期上不到3次籃球課。」盼教育局能盤點各校使用空間重新評估。

曾獻瑩強調,台北市一年約有179個下雨天,目前仍有33所學校無室內運動空間,有些學校就算有空間也不大,應法協助這些學校盡快建置風雨球場,若要建設光電板還要開地方說明會與家長、在地居民溝通,拉長時間,影響學生權益,兩者應脫鉤分開處理,不要讓孩子的運動權益被光電議題綁架。

教育局表示,學校可自行評估要設置風雨球場或光電球場,並無強制要求,由於兩類球場的建置所需時間不一,會尊重學校評估,若選光電球場,光電板材質具低反射率可降低建物反光疑慮,若廠商因潮濕多雨且學校空地面積有限認為無投資效益且無活動中心學校,教育局也會編列預算助建置光電球場,預計今年共有7校建置。

運動 教育局

延伸閱讀

北市水菸館違法廣告促銷 議員:檢舉到開罰得花上百天

北市計程車1年近800件客訴 聊政治、車上臭都是NG行為

鼎越暫緩京華城爭議容獎 北市議員多樂見三贏

北市府將開會討論京華城20%容獎 議員曝兩版本走向

相關新聞

新北開放大型重機停機車格試辦 騎士肯定:終於動起來!

為提升大型重機停車可及性,新北市交通局宣布自8月1日起,試辦開放板橋區及新店區的路邊機車格,供大型重機停放。交通局表示,...

綠議員提「兒童工作證」防狼師 侯友宜諾3個月可行評估

近期爆發數起兒虐或違反性平事件,新北議員彭佳芸今質詢提出,比照國外推行兒童工作證制度,補足不適任教師系統漏洞。新北市長侯...

金門縣府否認拖延修復太武山莊 盼與新北合作共創三贏

新北市中和區的「太武山莊」因其歷史背景與建築價值,在2016年被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惟迄今已逾九年,修復工程進度仍...

監院糾正北市府剴剴案 市長蔣萬安「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監察院今天針對剴剴案糾正北市府,認為劉姓保母未按時寫寶寶日誌,但文山居托中心訪視員卻紀錄劉「每日填寫」。市長蔣萬安表示,...

輝達進駐北市科恐淪內科塞車惡夢?交通局要出招了

輝達海外總部選定在北士科,但地方憂心將會更塞車,恐惡化成內科2.0。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今表示,交通局因應士北地區交通現...

新北汐止伯爵街14巷沉陷 土木技師提防災情擴大及搶修方案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街14巷疑自來水管破裂,造成地基掏空,路面沉陷與龜裂。新北市議員張錦豪今天表示,會同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