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淤泥變黃金 新北推科技製陶「庫泥燒」
新北市教育局今天公開由鶯歌工商研發「庫泥燒科技製陶」創意課程,以石門水庫淤泥為材料,運用陶瓷工程技術點石成金,將傳統製陶工藝結合3D列印,打造出獨特陶藝作品。
教育局召開記者會,局長張明文、鶯歌工藝園區推廣協會理事長林金德等多人與會。
現場由鶯歌工商學生說明「庫泥燒」3D列印過程,打破傳統陶土迷思,運用長期沉積於石門水庫的無用淤泥為素材,轉化成為在地原生特色陶土,符合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循環經濟概念。
張明文表示,透過科技創新及技職教育結合,把水庫淤泥變黃金及促進陶瓷產業創新突破,因為,在AI科技時代來臨,善用AI科技人才才能不斷創新突破,透過許多單位合作共同促成「庫泥燒」,真得很「酷」。
林金德說明石門水庫淤泥和一般瓷土、陶土差異,淤泥燒製溫度比較低且,比較省能源,收縮比比較大且燒製成品是磚紅色,與一般瓷土的白色、陶土的灰白色不同,因此,釉藥要重新調配過,且需經過長時間研磨,才能讓材料細緻度一致。
林金德表示,透過科技製陶應用,改變傳統捏陶繁瑣過程,為地方產業注入科技活力,希望藉此吸引年輕人投入陶瓷文化創意產業行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