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殯擴建案外案 殯葬管理基金遭批不符市場機制

議員劉美芳發言時,抗議民眾不滿集體離席。記者李定宇/攝影
議員劉美芳發言時,抗議民眾不滿集體離席。記者李定宇/攝影

新北市近來因板橋殯儀館擴建吵得沸騰,相關管理條例也被民代探討。議會日前針對殯葬管理基金預算激烈討論,多位議員對私立殯葬塔位管理費用及基金提撥比例質疑,認為民政局以每個塔位5萬元做為基礎計算基金來源不符市場機制,與民政局長林耀長展開辯論。

議員黃淑君表示,預算書中每個私立塔位5萬元計算,得出7億6千多萬的銷售金額,但管理費卻高達6.9億,最終7千多萬利潤的2%管理基金竟然只有約150萬元,質疑私立塔位價格比公立納骨塔還高,每個5萬元估算標準從何而來?顯然民政局不了解市場行情,也不清楚殯葬設施成本,放任業者漫天喊價,卻沒有善盡管理責任,導致殯葬市場亂象叢生,要求民政局必須重新檢討預算編列的依據。

議員周勝考則認為,殯葬管理基金預算案應予通過,並加強對私立塔位的管理。他指出部分私立塔位業者未按規定繳交管理基金,甚至沒有繳交保證金,一旦發生問題最終還是要由市府收拾爛攤子。他強調私人塔位數量龐大,研考會應嚴格管控,避免衍生更多問題,而殯葬管理基金正是用於處理這些問題的重要資源。

議員陳明義批評,私立塔位是商業行為,價格應符合市場機制,高檔塔位價格甚至可達60萬,觀音山的私立塔位也要價30萬,民政局卻以5萬元計價。表示塔位也是不動產,為何沒有實價登錄,質疑民政局未確實掌握塔位數量及價格,導致收入損失,且觀音山塔位數量從2千暴增到4萬,難道不用環評嗎?批評民政局塔位數量、價格都搞不清楚。

議員黃淑君表示,新北市府對殯葬設施管理態度消極,放任市場發展,導致消費糾紛頻傳。地震、颱風造成塔位損壞,消費者將求助無門,她指出現行法規可能存在時效性問題,未來基金提撥方式也可能改變,呼籲民政局應積極面對管理問題,而非僅著眼於塔位價格。

面對議員們砲火猛攻,民政局長林耀長表示,去年殯葬管理基金收入約4700萬元,未來將持續追繳未按時繳納的費用,並重新評估塔位價格,提高基金收入。也會加強查核殯葬業者財務報表,確保其合理性。

民政局表示,新北市私立殯葬設施經營管理基金經營管理基金係為確保私立業者在遭逢重大情形,作為緊急支用,以保障消費者權益。該基金之編列,為依據原殯葬管理條例第36條,業者每年提撥營利所得之2%為基金,殯葬處並依照業者之該年度財務報表進行查核。

新北市府針對未完成提撥之業者將持續催繳,經催繳未能限期改善者,可處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情節重大者停止其販售並移送行政執行;不遵從而繼續販售者,廢止經營許可。新北市現核准塔位數總計165萬1717個(含未興建),已使用數為35萬5910個。

議員周勝考今在板殯優化說明會第二場時,持續率領民眾抗議板殯改建。記者李定宇/攝影
議員周勝考今在板殯優化說明會第二場時,持續率領民眾抗議板殯改建。記者李定宇/攝影
今上午板橋舉辦板殯優化說明會第二場,海山警分局出動40名人力維持秩序。記者李定宇/攝影
今上午板橋舉辦板殯優化說明會第二場,海山警分局出動40名人力維持秩序。記者李定宇/攝影

殯葬管理

延伸閱讀

新北板殯說明會持續大鬧 講台上演爭搶大戰

新北石門區公所粉專嗆民進黨 現職公務員承認忘切帳號

板殯說明會周勝考一句話 引爆陳明義衝上台嗆「不要亂講話」

新北校長嗆代理老師「難怪你長這樣」 教育局報請廢止師鐸獎

相關新聞

綠議員提「兒童工作證」防狼師 侯友宜諾3個月可行評估

近期爆發數起兒虐或違反性平事件,新北議員彭佳芸今質詢提出,比照國外推行兒童工作證制度,補足不適任教師系統漏洞。新北市長侯...

金門縣府否認拖延修復太武山莊 盼與新北合作共創三贏

新北市中和區的「太武山莊」因其歷史背景與建築價值,在2016年被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惟迄今已逾九年,修復工程進度仍...

監院糾正北市府剴剴案 市長蔣萬安「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監察院今天針對剴剴案糾正北市府,認為劉姓保母未按時寫寶寶日誌,但文山居托中心訪視員卻紀錄劉「每日填寫」。市長蔣萬安表示,...

輝達進駐北市科恐淪內科塞車惡夢?交通局要出招了

輝達海外總部選定在北士科,但地方憂心將會更塞車,恐惡化成內科2.0。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今表示,交通局因應士北地區交通現...

新北汐止伯爵街14巷沉陷 土木技師提防災情擴大及搶修方案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街14巷疑自來水管破裂,造成地基掏空,路面沉陷與龜裂。新北市議員張錦豪今天表示,會同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

保母姊妹遭判無期徒刑、18年 新北社會局:強化保母四大課程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涉嫌虐死男童剴剴案上月底、本月初密集開庭,合議庭今天宣判,劉彩萱判無期徒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