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因應戰時…替代役備役擴大召集 放寬年限、次數、日數

川普上任全球減碳大轉彎?劉和然:環保實務政策不變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天接受專訪,談國家能源政策。圖/新北市府提供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天接受專訪,談國家能源政策。圖/新北市府提供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即將上任,其重啟化石燃料立場與氣候變遷政策與現今主流背道而馳,各界都關心台灣減碳政策是否也會變。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天接受專訪強調,新北市不因川普的政策轉變而改變方向,包括脫媒、垃圾減量、循環經濟、環境教育、汙染取締和河川治理等實務政策會繼續走,「唯一就是低碳領域,要去注意跟面對」。

曾任新北市環保局長8年的劉和然今天接受飛碟早餐主持人唐湘龍專訪時指出,川普近來重新啟動化石燃料立場,與COP28推動的「逐步脫離化石燃料」政策背道而馳,但對台灣是否影響仍需觀察,目前第一個影響的是否會影響電動車跟機車產業,另川普說「風電是個垃圾」,目前台灣中部風場不錯,但有採購價格過高、對漁業衝擊和低頻噪音問題,剛好可以重新檢討。

劉和然也指出,川普在第一任期時退出巴黎協定,再度上任會不會再退出值得關注,目前全球現階段最大的兩個汙染國就是中國跟美國,無論任何一國退出巴黎協定,對已開發國家衝擊如何?畢竟淨零碳排是一個全世界的共同語言,也是城市間的交流的一個重要關鍵。

面對可能引發全球環保政策逆流挑戰,新北市該如何因應,劉和然強調,新北市台灣第一個加入脫煤者聯盟,不會因川普的政策轉變,就把化石燃料拉回來當作我們燃料的行列,要注意的是他的發展,務實做法現階段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劉和然說,包括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循環經濟會繼續走,環境教育可持續推動,汙染取締繼續,淡水河汙染已減半,2030要讓全淡水河流域回到低度汙染目標都沒有改變。

談到能源政策,劉和然表示,台灣目前能源結構以化石燃料為主,燃氣、燃煤合計占比高達80%,再生能源僅20%,不管是燃煤還是燃氣,空汙也不會局限影響單一地區,因此推動非核家園需要有充分的能源替代方案,才能平衡空汙與核電安全風險;新北金山四磺子坪地熱發電計畫已達一定成熟度,雖面臨硫磺強酸等對技術設備挑戰,仍與業者合作取得突破。

「中央的能源地圖要畫出來。」劉和然強調,能源政策由中央主導,地方難獨自推動大規模能源轉型,新北市擁有四座電廠,但電力分配上並未佔便宜,能源政策需要有階段性過渡,不能一下子讓核電完全退場。

劉和然表示,再生能源尚未全面跟上的情況下,核電穩定供應是不可或缺的,他指出,核一、核二電廠相差不到3、4年,如果核一老舊,核二也是老舊,每次延役是以20年起跳,可以延兩次到40年,怎麼會老舊?有人說核一已拆,但反應爐尚未拆除,只要再花點費用,還是可以延役使用。

主持人認為民進黨政府對核能政策有些微鬆動,劉和然說,近期注意到賴清德總統對核能政策的態度趨向轉變,「如果這是他們政黨所謂民進黨的一個神主牌,要拿掉需要一些轉彎,需要有一些smooth這個的過程,我們也樂觀其成」、「不會因此罵他們」。

劉和然 川普

延伸閱讀

比特幣又衝上10萬美元 投資人現在評估是否會利多出盡

加拿大傳擬定1,050億美元產品報復清單 反擊川普關稅戰

民調:川普回歸 歐洲人看法比全球其他地區悲觀

聚焦川普2.0/加徵關稅 川普將設「對外稅收局」

相關新聞

影/汐東線今動工將接民生線、基捷 侯友宜:汐止人夢想成真

汐止人期待23年的捷運,捷運汐東線今天正式動工!新北市長侯友宜主持開工典禮時表示,「汐止人的夢想成真」, 未來通車後市民...

「邱議瑩嘆比我凶!」 蔣萬安曝邀魏汶萱入團隊是借重這專業

北市長蔣萬安小內閣人事大異動,先前在立法院曾與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互嗆的三立電視台前記者魏汶萱,也將加入蔣萬安副發言人團隊。...

新北平溪人口老化 市長侯友宜:長輩缺什麼就做什麼 且要做好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到平溪主持「行動治理」座談會,向里長說明地方建設進度聽取心聲。侯說,平溪人口老化趨勢很難改變,照顧老人是...

台中大巨蛋獎落誰家?市長盧秀燕:非我能決定

台中市長盧秀燕訪日考察大巨蛋,回國後台中大巨蛋進度加速,各地想爭取「孵蛋」,有議員推薦西屯,也有議員希望到烏日或梧棲。盧...

政府幫你脫單!台北信義區邀40男女「喜相逢」條件曝光 3行政區也能報名

台北市信義區公所將於4月26日舉辦「信義喜相逢」單身聯誼活動,活動全程免費,凡年滿30歲至45歲,設籍、居住、工作或就學於台北市的單身者,都可以報名參加。

AI也能談心!北市將生成式機器人引入少年中心 最快年底研發完成

北市社會局今舉辦「114年度重要政策暨預算說明會」,介紹預算分配及二周年施政成果,今年更已「社會福利」與「數位轉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