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看不下去! 馬英九嗆拿回權力:賴總統好自為之

凱道周邊全爆滿!韓國瑜上台前 主辦方喊破20萬人

藍白動員民眾上凱道示威 賴清德:戰獨裁應去北京天安門

民眾寫信謝塞車噩夢有解 市長蔣萬安指示同仁政策大膽突破

台北市長蔣萬安。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長蔣萬安。本報資料照片

春節連假將至,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市政會議聽取春節交通疏運專案報告提出四點裁示,包括針對尾牙採買車潮加強疏導取締,也指示同仁政策大膽突破,他舉民眾大直橋下濱江街塞車動輒1-2小時為例,施行調撥車道後行車縮2倍,讓市民有感寫信到市長信箱。

「勇敢大膽去做一些改變跟突破,不要怕、也不要擔心」,蔣萬安今天在市政會議中表示,因日前大直橋右轉濱江街下班尖鋒,交通局、警察局規畫有調撥車道。雖一開始有民眾因不瞭解有些民怨,不過從近期的大直、濱江街周邊行車速率、行車時間統計,發現都有大幅縮短,甚至2倍以上,確實讓民眾有感。甚至覺得解決民眾過去10年長期的塞車噩夢跟痛苦。

蔣萬安也透露,還有在明水路上班的民眾寫信到市長信箱給他感謝,蔣今天也在市政會議念出內容,「我是在明水路的上班族,近10年下班從濱江街南下高速公路,是每天噩夢,尤其是周五傍晚或連假、下雨,大直橋右轉,濱江街常動輒1到2個小時塞車。但從去年第四季某一天開始,下午5時,這段說短不短的路開始有了調撥車道,且多了至少三位交警指揮,明顯井然有序的疏通南下車流。」

至於近期環河北路向市民大道下班時間也有實施調撥車道,蔣說,1999進線在過去這一週對環河北路的改變有20通,民眾有一些意見,他也與交通局長謝銘鴻討論,後續還會再開會看是不是要再做調整。

蔣萬安說,近期研考會民調,滿意度來到他上任後歷史新高,其中交通及經濟發展滿意度有超過五成,為百分之52跟56,這個是所有市府同仁、各位首長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給同仁很高的肯定,不過也有民眾抱怨、不滿意大概有3成多至4成,因「交通」民眾最有感,跟日常生活最貼近,指示交通、警察局相關單位接下來1年,還要持續看怎樣提出更精進方案。

至於今年春節疏運,蔣萬安也提出四點裁示,包括春節前採買尾牙車潮大,警察局加強幹道、市場、商圈及各運輸場站的車流疏導。往年在重慶北路、內湖堤頂、濱江街等高、快速道路交流道,容易出現車流排隊回堵市區道路,許多大型賣場與商圈停車場,也有車輛排隊情形,針對幾個路段,請交通局與警察局機動應變交通疏導,並請警察局加強違規臨停取締、維持路口淨空及加速事故排除。

也指示交通局加強道路路況監控,如有臨時路況,應即時調整號誌時制,並積極運用各項管道,蔣也說,春節期間手提採買物品的民眾很多,重要車站周邊推行李的旅客也會變多,這些行人的走路速度可能會比平常慢,請交通局及警察局進行交通疏導時,要將行人行走的速度考量進去。

至於春節期間市府各項活動,如年貨大街及陽明山花季等,周邊交管、停車收費及公車和接駁車運營等資訊,請利用各項管道,如:市府官方Line、活動官網、FB等,加強宣導,並請注意各項資訊的正確性;相關活動及交通資訊也請儘早提供予1999話務中心,以利1999答覆民眾諮詢。

春節 蔣萬安 警察

延伸閱讀

嗆藍提修法幫蔣萬安保第3副手 吳欣岱點出人民在乎什麼

「用AI學Python」蔣萬安:AI人才培育刻不容緩

藍提修地制法要幫第3副市長解套 蔣萬安:縣市同樣受惠

沒跟張麗善出席111釘孤枝 蔣萬安幫草屯鎮長輔選曝原因

相關新聞

方濟各逝世 蔣萬安不捨:最拚命、親民的教宗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也在臉書哀悼,提及稍早得知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

北市挖路施工違規惹民怨議員質疑罰不怕 籲提高規費、慣犯罰則

道路頻挖補惹民怨,北市平均一年有6400件挖路案,但近年平均違規率仍有6%,議員更發現,新工處近5年13件挖路申請案中,...

大巨蛋園區5月起戶外禁煙 世壯運北市26場館外吸菸恐挨罰1萬

雙北世壯運將於5月17日登場,台北市衛生局公告新增「台北體育園區、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網球中心」3處室外場所,5...

侯盧會交流市政 新北與台中互稱兄妹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赴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會面交流市政,主題是美術館開幕和國民運動中心建置;盧希望月底文化局赴新北參...

關稅風暴提解方被綠批算計 新北反擊:別只想解決提方案的人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四大行動方案,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面對挑戰,中央與地方、執政與在野應當齊心協...

魚蟹數量激增!新北碧潭堰魚道助生態轉骨 遊客:看魚衝浪好紓壓

春天腳步到來,新北新店溪碧潭堰下游的魚道熱鬧非凡,站在岸邊就能看到魚群游動,準備覓偶產卵,遊客透過觀景窗欣賞魚兒衝浪,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