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進度超前1% 侯友宜:盼趕在2026年底完工

國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正施工中,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前往視察工程進度。記者江婉儀/攝影
國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正施工中,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前往視察工程進度。記者江婉儀/攝影

國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正施工中,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前往視察工程進度,目前進度近19%,進度略超前1%,侯期待工程能趕在2026年底前完工,但高公局坦言,由於工程範圍用地飽和,要慢慢削邊坡挪出用地,後期吊梁工程只能夜間施工且封路,不能影響原有交通,這是目前工程困難所在。

林口交流道為新北林口及桃園龜山進出國道的主要路徑,但林口地區人口快速成長,加上大型開發案陸續完成,林口龜山間跨越橋儲車容量遠超負荷,造成國道與平面聯絡道路車流回堵。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於2023年5月28日開工,截至去年12月底,工程預定進度17.13% 實際進度則超前為18.97%,目標預計2027年1月完工,將可提升國道主線和地區聯絡道路運轉效率。

侯友宜表示,林口交流道交通量大,改善迫在眉睫,現在進度有超前一點,期盼能再快一點,愈早完工愈好,若能在2026年完工,就可因應周遭產業進駐,將壅塞狀況大幅降低。

高公局第一新建工程分局長黃承郎指出,目前工程最大困難處分別是交維及要夜間施工,工程在地方影響較小,主要是使用高公局的地,現在高速公路用地飽和,無法新增用地,只能先往邊坡移動慢慢削,挪出施工空間。

黃承郎表示,施工同時不能影響原有交通狀況,所以只能夜間施工,工程到後期,要吊梁跨過中山高,勢必要多次封閉國道五股-林口段,且要趕在早上6點前恢復通車,市長希望能加快工程進度,但這是工程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困難的點,無法像其他工程可以加快。

交通管制部分,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市府已利用林口轉運站部分空間作為汽機車停車場,以及活化月台提供三井Outlet接駁車使用,從去年12月23日起試辦調整客運936A、937A、966A快速公車林口端載客後不下匝道停靠「高公局站」直達台北市,尖峰時段通勤約可節省20至30分鐘。

在交通工程改善部分,交通局將文化一路橋上機車道改為汽車道,藉由增加汽車儲車空間,改善前往高速公路車流回堵至文化一路情形,並在文化二路忠孝路口推動偏心左轉附加車道,後續將配合整體交通情形,滾動式檢討號誌綠燈秒數分配,並將車道配置優化。

國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正施工中。圖/高速公路局提供
國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正施工中。圖/高速公路局提供
國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正施工中。記者江婉儀/攝影
國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正施工中。記者江婉儀/攝影
國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正施工中。記者江婉儀/攝影
國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正施工中。記者江婉儀/攝影
高公局表示,由於高速公路用地飽和,無法新增用地,只能先往邊坡移動慢慢削,挪出施工空間。圖/高速公路局提供
高公局表示,由於高速公路用地飽和,無法新增用地,只能先往邊坡移動慢慢削,挪出施工空間。圖/高速公路局提供

侯友宜 林口 高公局

延伸閱讀

環狀線雙北共同向中工求償 綠營質疑新北放過台北

環狀線中華工程未按圖施工 新北市長侯友宜:求償19.27億

新北義學國中體育館共構停車場 拚116年完工

泰山義學國中體育館共構工程動工 2027年完工供240個車位

相關新聞

方濟各逝世 蔣萬安不捨:最拚命、親民的教宗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也在臉書哀悼,提及稍早得知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

北市挖路施工違規惹民怨議員質疑罰不怕 籲提高規費、慣犯罰則

道路頻挖補惹民怨,北市平均一年有6400件挖路案,但近年平均違規率仍有6%,議員更發現,新工處近5年13件挖路申請案中,...

大巨蛋園區5月起戶外禁煙 世壯運北市26場館外吸菸恐挨罰1萬

雙北世壯運將於5月17日登場,台北市衛生局公告新增「台北體育園區、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網球中心」3處室外場所,5...

侯盧會交流市政 新北與台中互稱兄妹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赴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會面交流市政,主題是美術館開幕和國民運動中心建置;盧希望月底文化局赴新北參...

關稅風暴提解方被綠批算計 新北反擊:別只想解決提方案的人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四大行動方案,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面對挑戰,中央與地方、執政與在野應當齊心協...

魚蟹數量激增!新北碧潭堰魚道助生態轉骨 遊客:看魚衝浪好紓壓

春天腳步到來,新北新店溪碧潭堰下游的魚道熱鬧非凡,站在岸邊就能看到魚群游動,準備覓偶產卵,遊客透過觀景窗欣賞魚兒衝浪,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