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北新橋驚現長條裂縫 新北工務局強調無危險疑慮

連結新北新店及台北景美的北新橋驚傳有長條裂縫,引發在地網友憂心。圖/新北工務局提供
連結新北新店及台北景美的北新橋驚傳有長條裂縫,引發在地網友憂心。圖/新北工務局提供

連結新北新店及台北景美的北新橋驚傳有長條裂縫,引發在地網友憂心,也有民代趕往現場了解情況,盼能先有相關措施。新北工務局回應,北新橋伸縮縫於橋面板下方,也就是說那是反射裂縫,和橋體結構無關,都在安全範圍,不過為避免民眾疑慮,已到現場做簡易臨補。

有網友在新店地方臉書社團「我們是新店人!! 好山好水,就是愛新店」分享北新橋路面照片並表示,剛突然發現新店到景美的北新橋有一條裂縫,不知道有沒有危險。已打給1999等待處理。動態一出也引發眾多網友討論。

網友紛紛表示「裂這麼大是要斷了嗎」、「感覺很刺激...」、「應該很危險吧!」、「怕地震」、「這裂縫也太長太嚇人,新北市工務局趕快來處理,不然太危險了!」、「這算是交通要道,裂這麼大…」、「走橋下的也要小心了」。

新北市議員黃心華判斷,裂開應與橋梁結構無關,而是採用因為無縫式的鋪築工法,但又沒有採用適當的配套方式,而導致原本橋樑接縫的結構不連續行為造成鋪面表層的反射式裂縫,此類劣化行為有因為鋪面天冷收縮而愈加明顯,建議市府可先用瀝青系維修材料加以填補。

工務局回應,橋一般都會有伸縮縫,以避免熱脹冷縮情況,那北新橋伸縮縫是在橋面板下方,也就是說,這是橋台與橋面板之間的伸縮縫反射裂縫,和橋體結構安全無關,也完全不受影響,這都在安全範圍內。不過為避免民眾疑慮,下午已經到現場做簡易臨補。

連結新北新店及台北景美的北新橋驚傳有長條裂縫,引發在地網友憂心。新北工務局強調無安全疑慮,不過為避免民眾疑慮,已到現場做簡易臨補。圖/新北工務局提供
連結新北新店及台北景美的北新橋驚傳有長條裂縫,引發在地網友憂心。新北工務局強調無安全疑慮,不過為避免民眾疑慮,已到現場做簡易臨補。圖/新北工務局提供
有網友在新店地方臉書社團分享北新橋路面照片並表示,剛突然發現新店到景美的北新橋有一條裂縫,不知道有沒有危險。圖/取自臉書社團「我們是新店人!! 好山好水,就是愛新店」
有網友在新店地方臉書社團分享北新橋路面照片並表示,剛突然發現新店到景美的北新橋有一條裂縫,不知道有沒有危險。圖/取自臉書社團「我們是新店人!! 好山好水,就是愛新店」
連結新北新店及台北景美的北新橋驚傳有長條裂縫,引發在地網友憂心。新北工務局強調無安全疑慮,不過為避免民眾疑慮,已到現場做簡易臨補。圖/新北工務局提供
連結新北新店及台北景美的北新橋驚傳有長條裂縫,引發在地網友憂心。新北工務局強調無安全疑慮,不過為避免民眾疑慮,已到現場做簡易臨補。圖/新北工務局提供

地震

延伸閱讀

新北大橋機車道離奇連四摔 工務局將向包商咎責

國土計畫法預計明年上路 新北:分區圖盡力年底前提中央

新北校長言語羞辱害師流產 工會接9人申訴…擬陳情拔師鐸獎

注意!新北河濱自行車道 12月30日新增5處8支科技執法

相關新聞

方濟各逝世 蔣萬安不捨:最拚命、親民的教宗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也在臉書哀悼,提及稍早得知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

北市挖路施工違規惹民怨議員質疑罰不怕 籲提高規費、慣犯罰則

道路頻挖補惹民怨,北市平均一年有6400件挖路案,但近年平均違規率仍有6%,議員更發現,新工處近5年13件挖路申請案中,...

大巨蛋園區5月起戶外禁煙 世壯運北市26場館外吸菸恐挨罰1萬

雙北世壯運將於5月17日登場,台北市衛生局公告新增「台北體育園區、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網球中心」3處室外場所,5...

侯盧會交流市政 新北與台中互稱兄妹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赴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會面交流市政,主題是美術館開幕和國民運動中心建置;盧希望月底文化局赴新北參...

關稅風暴提解方被綠批算計 新北反擊:別只想解決提方案的人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四大行動方案,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面對挑戰,中央與地方、執政與在野應當齊心協...

魚蟹數量激增!新北碧潭堰魚道助生態轉骨 遊客:看魚衝浪好紓壓

春天腳步到來,新北新店溪碧潭堰下游的魚道熱鬧非凡,站在岸邊就能看到魚群游動,準備覓偶產卵,遊客透過觀景窗欣賞魚兒衝浪,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