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直播/大罷免肉搏戰!中選會審定首波罷免案 投票日期仍未宣布

畫面曝光!北市74歲翁暴衝「開上人行道」 連撞16車、1行人

獨/肉搏戰!盧秀燕要登場 明現身藍營北北基反惡罷造勢

侯友宜嘆等了23年!汐東捷運今簽約 2032年汐止一車通基、大稻埕

汐東捷運今天簽約,預計明年3月開工。記者葉德正/攝影
汐東捷運今天簽約,預計明年3月開工。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捷運汐止東湖線今天簽約,預計2025年3月動工,2032年完工。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汐東線扮演串連基隆捷運與規畫中台北民生線關鍵角色,未來三線齊發,可一車到底往返基隆、南港與大稻埕。侯友宜也提到,汐止民眾等了23年真的很不公平,2020年四首長會議新北主動扛起先做汐東線,更感嘆「要做4年,不做等20年」。

曾被戲稱「選舉捷運」的汐止民生線,在地喊了20多年仍是一條虛線,直到2019年北北基3市與交通部召開會議,汐東線與民生線分割先行推動,今天終於成真。

今天簽約儀式由侯友宜見證,由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與馬來西亞商金務大工程公司副總裁拿督夏忠泰、東丕營造董事長王銀和及神通資訊科技公司董事長蘇亮簽署工程契約。

侯友宜說,捷運汐東線總長5.56公里,其中新北市境內4.75公里、台北0.81公里,設置6座高架車站及1座機廠,路線行經台北內湖區蘆洲里,往東沿吉林街、福德三路、大同路及新台五路至汐止區公所設置終點站。

其中SB10站銜接文湖線東湖站,SB14站能轉乘台鐵汐科站,SB13、14、15站與基隆捷運共站,SB15站銜接基隆捷運,今天簽約後,緊接著要在2025年3月動工,工期約7年時間。

「23年等到孩子都大學畢業了。」侯友宜表示,汐東捷運線前身汐止民生線從2002年就提出,歷經多年努力終在今天成真,他也提到,2020年10月由台北、基隆、新北與交通部的四首長會議中,新北主動扛起責任,先行推動汐東線;與基隆捷運系統整合後,採共用車站及軌道,可減少道路交通與路寬不足的問題。

侯友宜說,目前基隆捷運由新北統籌辦理,基本設計工程經費已在本月16日提交中央審議,明年通過後可發包;另新北代辦規畫民生線將由汐東延伸通往台北市區,增加汐止居民交通可及性,三條路線完工通車後,汐止居民可以一車到底、便捷往返基隆、南港與大稻埕。

侯友宜也激動表示,汐止過去飽受交通不便所苦,汐東捷運完工後,多年來的交通惡夢終於可以煙消雲散。

李政安表示,為讓汐東線主體工程順利進行,要徑工程提早在2023年底先開工,排除主體工程施工管線障礙,能有效縮短捷運施工時間,目前要徑工程實際進度達23.1%,進度超前4.31%,大同路自來水管線遷移將於今年12月底完成,吉林街新設雨水箱涵也有望在汛期前完成箱體結構,發揮蓄排水功能,未來能有效解決南陽街涵洞淹水問題。

另原僅6-8米寬的吉林街與福德三路也要拓寬至16米,皆順利進行管遷作業及結構施工中,希望2026年2月能如期達到拓寬,以便主體工程進場施工。

汐東捷運路線圖。圖/新北捷運局提供
汐東捷運路線圖。圖/新北捷運局提供
汐東捷運SB12模擬圖。圖/新北捷運提供
汐東捷運SB12模擬圖。圖/新北捷運提供

汐止 汐東線 新北捷運 基隆捷運 侯友宜

延伸閱讀

友善海洋 新北2漁民獲模範表揚

新北市府提升中高齡勞參率 評估適用勞基法員工延退

上海將推動團客來台 侯友宜建議定期舉行觀光會報

上海推來台團旅 侯友宜籲中央「球來了、要接好」

相關新聞

綠議員提「兒童工作證」防狼師 侯友宜諾3個月可行評估

近期爆發數起兒虐或違反性平事件,新北議員彭佳芸今質詢提出,比照國外推行兒童工作證制度,補足不適任教師系統漏洞。新北市長侯...

金門縣府否認拖延修復太武山莊 盼與新北合作共創三贏

新北市中和區的「太武山莊」因其歷史背景與建築價值,在2016年被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惟迄今已逾九年,修復工程進度仍...

監院糾正北市府剴剴案 市長蔣萬安「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監察院今天針對剴剴案糾正北市府,認為劉姓保母未按時寫寶寶日誌,但文山居托中心訪視員卻紀錄劉「每日填寫」。市長蔣萬安表示,...

輝達進駐北市科恐淪內科塞車惡夢?交通局要出招了

輝達海外總部選定在北士科,但地方憂心將會更塞車,恐惡化成內科2.0。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今表示,交通局因應士北地區交通現...

新北汐止伯爵街14巷沉陷 土木技師提防災情擴大及搶修方案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街14巷疑自來水管破裂,造成地基掏空,路面沉陷與龜裂。新北市議員張錦豪今天表示,會同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

保母姊妹遭判無期徒刑、18年 新北社會局:強化保母四大課程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涉嫌虐死男童剴剴案上月底、本月初密集開庭,合議庭今天宣判,劉彩萱判無期徒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