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發現海漂豬屍!金門驗出非洲豬瘟 豬肉產品暫停輸台1周

冰塊不夠用?日本媽用家中常見2物製冰 網讚:今年夏天就這麼做

不只丹丹漢堡被盜?高雄老字號名店也變「印度人」 一票人見照片笑翻

新北訂定公園自治條例事權統一農業局主責 公園吸菸最高罰1萬

新北市衛生局陸續在蘆洲仁愛公園、三重大同公園、中和秀山公園、新店交通公園及小金門公園設置4處禁菸鈴,按鈴後過10秒會廣播警告行為人不得在公園抽菸。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衛生局陸續在蘆洲仁愛公園、三重大同公園、中和秀山公園、新店交通公園及小金門公園設置4處禁菸鈴,按鈴後過10秒會廣播警告行為人不得在公園抽菸。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政會議今天通過「新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過去公園內抽菸要由衛生局裁罰,公園內亂丟垃圾又要由環保局處理程序繁瑣,新法讓事權統一由農業局主責,解決新北公園主管單位多頭馬車問題,法令明定公園吸菸比照菸害防制法可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另公園也不可曬衣、種花、野炊,或盈利行為。

新北市景觀處指出,為更有效管理本市公園,並有明確管理維護規範,以達事權統一,擬定自治條例期望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及高品質休閒遊憩活動環境。

景觀處說,新北市幅員廣闊,公園管理單位分散於各局處,為求事權統一,明定主管機關及管理機關權限,農業局及管理機關得將管理權限委任所屬機關或委託區公所辦理。

景觀處也說,過去機車或車輛違停恐有民眾公園休憩安全疑慮,因無法源依據導致無法裁罰,而自治條例明訂公園禁止事項,包含禁止未經許可駕駛或停放車輛,除依規定處罰1200至6000元,並得移置車輛至特定地點予以保管。

民眾最關心的公園吸菸問題,自治條例草案訂有禁止於禁菸區吸菸,公園內吸菸可由農業局依菸害防制法裁罰,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如於公園範圍外吸菸則由新北市衛生局裁罰。

另公園內禁止隨地便溺、吐痰,或其他不檢行為,未經許可不可種植果、菜、花、木,也不能未經許可營火、野炊、夜宿、放煙火,還有不能餵食無飼主管領的動物等等。全案將送議會審議後,送行政院發布。

議員陳世軒表示,公園吸煙問題困擾不少民眾,過去執法困難重重,自治條例訂定後,能有更明確的取締與裁罰規定,公所人員可以受委託執行取締,但公所人力是否足夠,市府應提出更好的配套措施。

陳世軒也說,天氣極端變化,北市有針對公園遮陽物的相關規定,新北自治條例也應該列入,才能讓未來相關施工單位有所依循。

新北市議員張維倩指出,許多公園都有吸菸者違規情形,新北也因應設置禁菸鈴,雖有按壓後10秒就要啟動廣播,但無法完全遏阻吸菸者違規,如今公園自治條例可事權統一讓農業局裁罰,但相關稽查人力分要有完整配套,且在檢舉案通報後是否即時稽查,才不會有法難罰的情形。對照台北市2014年就推動無菸公園,由衛生局定期稽查,又結合里鄰長、社區拒菸志工等,加強宣導禁菸規定及勸阻違規吸菸民眾,新北市應可以借鏡。

衛生局 主管

延伸閱讀

新北公布第3季住宅價格指數 捷運沿線最高上漲超過5%

新北補習班副主任涉假借遊戲性騷6童 檢起訴

高雄九龍齋35項過期原料流21縣市 新北命150家業者下架

新北學習共同體再精進 200位老師觀課交流

相關新聞

綠議員提「兒童工作證」防狼師 侯友宜諾3個月可行評估

近期爆發數起兒虐或違反性平事件,新北議員彭佳芸今質詢提出,比照國外推行兒童工作證制度,補足不適任教師系統漏洞。新北市長侯...

金門縣府否認拖延修復太武山莊 盼與新北合作共創三贏

新北市中和區的「太武山莊」因其歷史背景與建築價值,在2016年被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惟迄今已逾九年,修復工程進度仍...

監院糾正北市府剴剴案 市長蔣萬安「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監察院今天針對剴剴案糾正北市府,認為劉姓保母未按時寫寶寶日誌,但文山居托中心訪視員卻紀錄劉「每日填寫」。市長蔣萬安表示,...

輝達進駐北市科恐淪內科塞車惡夢?交通局要出招了

輝達海外總部選定在北士科,但地方憂心將會更塞車,恐惡化成內科2.0。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今表示,交通局因應士北地區交通現...

新北汐止伯爵街14巷沉陷 土木技師提防災情擴大及搶修方案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街14巷疑自來水管破裂,造成地基掏空,路面沉陷與龜裂。新北市議員張錦豪今天表示,會同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

保母姊妹遭判無期徒刑、18年 新北社會局:強化保母四大課程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涉嫌虐死男童剴剴案上月底、本月初密集開庭,合議庭今天宣判,劉彩萱判無期徒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