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10年游擊!江坤宇與兄弟簽下10年總額破1.4億破紀錄大約

醫學中心評鑑出爐 義大醫院升級成為全台第23家醫學中心

MLB/傳奇救援王陷吃案醜聞 李維拉夫婦遭控掩蓋女童性侵案

新北行人交通事故熱區 三重今年已發生281死傷案件奪冠

新北三重龍門路是新北行人事故熱區。圖為龍門與環河路口。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三重龍門路是新北行人事故熱區。圖為龍門與環河路口。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3日道安會報,陽明交大針對新北市行人交通事故分析指出,有近5成行人死傷事故發生在路段,主要肇因為行人違規穿越、未注意左右來車,其中三重區今年截至10月行人死傷數達281件奪新北行人事故熱區之冠,又以龍門路、重新路一段路廊死傷人數最多,主要是鄰近傳統市場或夜市等行人熱區,須徹底檢討。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會議上裁示強化執法,更加強教育宣導行人遵守穿越規則,並請交通局、工務局、警察局及各區公所等單位參採北區中心事故分析報告及防制策略,推動新北市道路交通安全相關措施與作為。

陽明交通大學分析新北市近五年行人事故案件,今年行人死傷事故2051人,較112年的1990人次微幅上升,而行人死傷人數前三高行政區分別是三重區、板橋區、新莊區,並好發於冬季12月及1月,近幾年3月及5月有上升趨勢,又以下午尖峰時段最多。

陽明交大指出,今年1到10月新北市行人死傷年齡分布,以高齡者占35%最多,其次是55至64歲人口;而在路口行人涉入事故,大部分肇因是小客車左轉未禮讓行人、或是車輛通過無號誌路口時未禮讓行人

分析結果進一步指出,三重區連續兩年都是行人違規事故熱區,好發地點龍門路、重新路一段路廊,龍門路鄰近仁興市場,附近設有圖書館及公園,部分事故則發生於公車站牌附近,重新路一段附近則有重新市場、三和夜市等。

陽明交大另針對新北市今年20起公車與行人事故分析,行人主要肇因為兒少或高齡者違規穿越道路,公車駕駛主要肇因為分心或未禮讓行人,建議新北在這20件公車與行人事故發生地點,加強取締與宣導,並適當檢視交通工程設施,包括於行人熱區增設人行空間,以保障行人安全。

道安顧問陽明交大教授鍾易詩建議,行人事故有高齡化趨勢,這些熱區可檢討是否行動串連有問題,導致行人不願意走到路口、穿越馬路;三重龍門路是主要幹道,是否道路意象沒明顯到讓路人瞭解不能任意穿越道路,可以從各區主要道路、次要道路重新檢討。

道安顧問陽明交大教授邱裕鈞也說,高齡者事故比例35%,遠高於人口比例,也顯示相關宣導與交通工程需要強化高齡族群友善措施。

新北交大大隊長林泰裕指出,新北市辦理「路口不停讓行人執法專案勤務」,以不停讓行人及行人違規重點執法,今年截至10月取締不停讓行人2萬1987件、行人違規1萬6315件,現行建置81處科技執法地點,24處為不停讓行人偵測功能,交通事故較去年同期減少53件(-5.8%),事故展現成效。

交通事故 侯友宜 行人 路口不停讓行人 車禍

延伸閱讀

新北行人交通事故死亡增幅高 侯友宜要求提防制策略

巴西龜殼裂掉…新北獸醫用螺絲釘固定 遭民團疑虐待動物

改車還未登記並檢驗?改裝排氣管沒認證 明年開罰5400

新北板橋居民注意 部分地區將停水40小時

相關新聞

輝達海外總部設在哪? 新北市長侯友宜曾視訊爭取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透露將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各縣市都在爭取,新北市府提供新店、林口、淡水等多筆大於3公頃土...

北市跨年結束後螢幕竟放映大陸央視晚會 觀傳局:將究責承商

「2025年台北最High新年城」跨年晚會圓滿落幕,但有民眾發現晚會結束後,舞台旁的轉播螢幕放映大陸央視的跨年晚會。台北...

大巨蛋震動影響松菸古蹟? 結構技師:不如地震大

台北大巨蛋共振問題,引發周遭居民不滿,近期傳出一旁市定古蹟松菸菸廠建物剝落情勢。結構技師對此表示,共振不至於像地震的影響...

北市過年垃圾收運時間出爐 除夕加開收運、初四開工

北市環保局今天公布春節收運垃圾狀況,除了除一至初三及初五停收外,包含小年夜、除夕、初四均會收運,其中除夕中午及夜間時段也...

愛的接力!曾患白血病今重拾健康 寄養童蕾蕾出養到美國

新北10歲女孩蕾蕾曾患急性白血病,嬰兒時期一路住院長達5年,她右耳失聰,5年前進到「類家庭」,由七旬夫婦蘇雲霖、蘇黃根葉...

少女麥當勞打工遭性侵 蔣萬安說話了:跟勞動部了解後說明

網友揭露17歲少女遭速食店主管性侵後輕生經歷,引發社會關注。有綠議員質疑,勞動局處理不夠積極?市長蔣萬安今表示,因這案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