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塑膠押出機之父」魏燦文因病逝世 享壽72歲

新北行人交通事故熱區 三重今年已發生281死傷案件奪冠

新北三重龍門路是新北行人事故熱區。圖為龍門與環河路口。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三重龍門路是新北行人事故熱區。圖為龍門與環河路口。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3日道安會報,陽明交大針對新北市行人交通事故分析指出,有近5成行人死傷事故發生在路段,主要肇因為行人違規穿越、未注意左右來車,其中三重區今年截至10月行人死傷數達281件奪新北行人事故熱區之冠,又以龍門路、重新路一段路廊死傷人數最多,主要是鄰近傳統市場或夜市等行人熱區,須徹底檢討。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會議上裁示強化執法,更加強教育宣導行人遵守穿越規則,並請交通局、工務局、警察局及各區公所等單位參採北區中心事故分析報告及防制策略,推動新北市道路交通安全相關措施與作為。

陽明交通大學分析新北市近五年行人事故案件,今年行人死傷事故2051人,較112年的1990人次微幅上升,而行人死傷人數前三高行政區分別是三重區、板橋區、新莊區,並好發於冬季12月及1月,近幾年3月及5月有上升趨勢,又以下午尖峰時段最多。

陽明交大指出,今年1到10月新北市行人死傷年齡分布,以高齡者占35%最多,其次是55至64歲人口;而在路口行人涉入事故,大部分肇因是小客車左轉未禮讓行人、或是車輛通過無號誌路口時未禮讓行人

分析結果進一步指出,三重區連續兩年都是行人違規事故熱區,好發地點龍門路、重新路一段路廊,龍門路鄰近仁興市場,附近設有圖書館及公園,部分事故則發生於公車站牌附近,重新路一段附近則有重新市場、三和夜市等。

陽明交大另針對新北市今年20起公車與行人事故分析,行人主要肇因為兒少或高齡者違規穿越道路,公車駕駛主要肇因為分心或未禮讓行人,建議新北在這20件公車與行人事故發生地點,加強取締與宣導,並適當檢視交通工程設施,包括於行人熱區增設人行空間,以保障行人安全。

道安顧問陽明交大教授鍾易詩建議,行人事故有高齡化趨勢,這些熱區可檢討是否行動串連有問題,導致行人不願意走到路口、穿越馬路;三重龍門路是主要幹道,是否道路意象沒明顯到讓路人瞭解不能任意穿越道路,可以從各區主要道路、次要道路重新檢討。

道安顧問陽明交大教授邱裕鈞也說,高齡者事故比例35%,遠高於人口比例,也顯示相關宣導與交通工程需要強化高齡族群友善措施。

新北交大大隊長林泰裕指出,新北市辦理「路口不停讓行人執法專案勤務」,以不停讓行人及行人違規重點執法,今年截至10月取締不停讓行人2萬1987件、行人違規1萬6315件,現行建置81處科技執法地點,24處為不停讓行人偵測功能,交通事故較去年同期減少53件(-5.8%),事故展現成效。

交通事故 侯友宜 行人 路口不停讓行人 車禍

延伸閱讀

新北行人交通事故死亡增幅高 侯友宜要求提防制策略

巴西龜殼裂掉…新北獸醫用螺絲釘固定 遭民團疑虐待動物

改車還未登記並檢驗?改裝排氣管沒認證 明年開罰5400

新北板橋居民注意 部分地區將停水40小時

相關新聞

中山商圈「超浮誇行穿線」 北市啟動行人專用時相滅火

捷運中山站繪製20公尺寬的行穿線引起話題,而周遭誠品南西、新光三越三館前的斑馬線遭塗銷,經過一周試辦後,經過討論又重新繪...

新店23公頃土地變更內政部通過 再添1300戶社會住宅

新店碧潭大橋北側農業區F單元面積約22.87公頃,鄰近安坑交流道、捷運小碧潭站及安坑輕軌安康站、陽光運動公園站,今經內政...

影/汐東線今動工將接民生線、基捷 侯友宜:汐止人夢想成真

汐止人期待23年的捷運,捷運汐東線今天正式動工!新北市長侯友宜主持開工典禮時表示,「汐止人的夢想成真」, 未來通車後市民...

「邱議瑩嘆比我凶!」 蔣萬安曝邀魏汶萱入團隊是借重這專業

北市長蔣萬安小內閣人事大異動,先前在立法院曾與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互嗆的三立電視台前記者魏汶萱,也將加入蔣萬安副發言人團隊。...

新北平溪人口老化 市長侯友宜:長輩缺什麼就做什麼 且要做好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到平溪主持「行動治理」座談會,向里長說明地方建設進度聽取心聲。侯說,平溪人口老化趨勢很難改變,照顧老人是...

台中大巨蛋獎落誰家?市長盧秀燕:非我能決定

台中市長盧秀燕訪日考察大巨蛋,回國後台中大巨蛋進度加速,各地想爭取「孵蛋」,有議員推薦西屯,也有議員希望到烏日或梧棲。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