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方濟各辭世後…教宗將如何選出? 回顧2013年那場「閉門選舉」

英業達會長葉國一歡慶85大壽 「6祝壽金句」成派對亮點

川普關稅治百病? 美國的敵人其實是經濟常識的反智

新北首辦兒少家外安置感恩會 侯友宜贈牌感謝313位照顧者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家外安置不只提供一個新的家,更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感謝313名的照顧英雄與專業夥伴。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家外安置不只提供一個新的家,更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感謝313名的照顧英雄與專業夥伴。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每年照顧近800名安置兒少,為感謝第一線的313位照顧者與專業人員,新北市社會局今在市府1樓彭園會館首次舉辦「兒少家外安置服務感恩會」,由新北市長侯友宜頒贈感謝牌致意。

感恩會以匯集多名照顧者及曾受照顧之兒少分享影片揭開序幕,將照顧者的熱情投入、受照顧者感恩的真情流露、社工關懷陪伴服務過程、治療師與小兒科醫師健康照護的心路歷程通通記錄下來,藉由影片傳達感謝家外安置每一位夥伴的付出,讓這些孩子重新擁有屬於他們的家,有了堅強的未來、不一樣的人生。

此外,也邀請基督教芥菜種會類家庭家長李苑詩、家扶基金會新北市分事務所督導范淑芬,及林口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心理師黃文怡分享,從照顧者、社工及醫療的角度分享,讓大眾了解在照顧安置兒少上的甜蜜負荷,如何克服孩子的情緒行為議題、協助孩子融入新家庭、跨專業共同合作營造一個更友善的成長環境。

范淑芬提到,前不久出國旅遊看到虐童新聞,自己跟領隊分享是做家外安置工作,盼有機會幫忙招募寄養家庭。領隊聽完對她說,「孩子的人生如此破碎,只能靠你們縫縫補補」。友善有彈性的公部門政策是經線,各領域社工專業是緯線,心理、醫療、寄養家庭、教保員等資源彙整,是讓布面豐潤的棉絮,有系統的合作跟共好,才能為孩子縫補創傷,缺一不可。

侯友宜表示,家外安置不只提供一個新的家,更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感謝313名的照顧英雄與專業夥伴,有著溫暖的力量與超越血緣的愛,給予像家庭一樣的關懷,讓孩子快樂成長,適應社區生活,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市府與每一位夥伴就是一個大家庭,用愛接住用心網住所有需要協助的孩子,為更多失依的孩子提供溫暖友善的成長環境。

為感謝第一線的313位照顧者與專業人員,新北市社會局今在市府1樓彭園會館首次舉辦「兒少家外安置服務感恩會」。記者江婉儀/攝影
為感謝第一線的313位照顧者與專業人員,新北市社會局今在市府1樓彭園會館首次舉辦「兒少家外安置服務感恩會」。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社會局今在市府1樓彭園會館首次舉辦「兒少家外安置服務感恩會」,由新北市長侯友宜頒贈感謝牌致意。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社會局今在市府1樓彭園會館首次舉辦「兒少家外安置服務感恩會」,由新北市長侯友宜頒贈感謝牌致意。記者江婉儀/攝影

寄養家庭 社工

延伸閱讀

警政署前署長張四良突逝世 侯友宜不捨老長官:重要學習典範

新北捷運環狀線鋼箱梁明天全復位 年底復駛

通車最後一哩路 侯友宜視察環狀線:年底復駛

侯友宜、趙少康控比特王節目抹黑反被控誣告 均不起訴

相關新聞

方濟各逝世 蔣萬安不捨:最拚命、親民的教宗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也在臉書哀悼,提及稍早得知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

北市挖路施工違規惹民怨議員質疑罰不怕 籲提高規費、慣犯罰則

道路頻挖補惹民怨,北市平均一年有6400件挖路案,但近年平均違規率仍有6%,議員更發現,新工處近5年13件挖路申請案中,...

大巨蛋園區5月起戶外禁煙 世壯運北市26場館外吸菸恐挨罰1萬

雙北世壯運將於5月17日登場,台北市衛生局公告新增「台北體育園區、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網球中心」3處室外場所,5...

侯盧會交流市政 新北與台中互稱兄妹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赴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會面交流市政,主題是美術館開幕和國民運動中心建置;盧希望月底文化局赴新北參...

關稅風暴提解方被綠批算計 新北反擊:別只想解決提方案的人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四大行動方案,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面對挑戰,中央與地方、執政與在野應當齊心協...

魚蟹數量激增!新北碧潭堰魚道助生態轉骨 遊客:看魚衝浪好紓壓

春天腳步到來,新北新店溪碧潭堰下游的魚道熱鬧非凡,站在岸邊就能看到魚群游動,準備覓偶產卵,遊客透過觀景窗欣賞魚兒衝浪,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