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忠誠路沿線路口大改造 庇護島施工中頻車禍挨批「隱形殺手」

今年是北市的交通安全年,市府下半年陸續改造士林區忠誠路沿線路口,但半個月已有22起車禍,議員張斯綱發現是工程規畫及銜接不當導致,議員林杏兒則認為矯枉過正,庇護島外推恐成道路「隱形殺手」。交通局說,將檢視設計有無精進空間。
交通局交工處6月攜手新工處推出忠誠路與士東路口改造計畫,在天母棒球場前大路口進行標線大改造,被網友稱為「畢卡索標線」。交工處7月起搭配新工處路面更新工程,啟動忠誠路沿線路口改造計畫,7個路口分兩階段施作。
第一階段2處為忠誠路2段與士東路口、蘭雅國中前忠誠路2段50巷口,4月17日開工、7月12日完工;第二階段5處是忠誠路1段與德行東路口、忠誠路1段171巷口、忠義街口、忠誠路一段16巷14弄路口、中山北路6段路口東側,9月10日開工、預計11月8日完工。
議員張斯綱說,許多民眾反映,忠誠路與德行東路口新設置的行人庇護島、行穿線沒相通、忠誠路與忠義街口行穿線前莫名出現一塊水泥橫擋路中。警局統計,忠誠路沿線近2周已有22起交通事故,包含擦撞護欄、分隔島,就連正在改造的忠誠路與德行東路口也發生3起追側撞事件。
張斯綱認為,交通改善工程原是好意,但路口工程規畫及銜接不當,還沒完工就頻傳車禍,用路人更是無所適從,反而淪為用路人的交通陷阱。
議員林杏兒說,保護行人的庇護島要是「矯枉過正」,反使行車陷於危險,並舉例日前在忠誠路與中山北路口,就有迴轉車輛直接撞上水泥車擋,其他路口也有庇護島外推、在路口設置水泥車擋等狀況,恐使路口變小、會車不易、易肇事。她也批,施工期間無配套,忠誠路與德行東路的行穿線、視障引導線竟銜接庇護島。
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庇護島最主要是保護行人,不要受到轉彎車輛的威脅。庇護島的原始高度有一定規範,施工中庇護島的黃黑斜紋、警示設施等尚未完成,將派員到場查看擺設是否有問題,並檢視設計圖有無精進空間。
交工處管制設施科長黃俊翰補充,庇護島位置都有納入轉彎半徑等行車動線的模擬,駕駛並不會行車到一半撞上。忠誠路沿線路口施工中,目前是先施作庇護島,再做路面更新,屆時標線會重新畫設,車行就會比較順暢。
至於行穿線、視障引導線銜接至庇護島,謝銘鴻判斷,此為兩個介面工程,行穿線確實是要退縮,目前道路尚未銑鋪,待銑鋪完,就會調整行穿線至合適位置。交工處長張建華說,會協調新工處做更完善導引,例如磨除既有標線,再移過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